春节过后,职场“跳槽热”话题持续引发关注。日前,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在跳槽一族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的比例最高,为77.8%。年后找工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跳槽族”多么?——超六成白领在找工作中
这份报告主题为“2017年春季白领跳槽指数调研”,分别从白领事业信心指数及跳槽意愿等方面调查中国白领们在2017年春季的跳槽意向,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0557份。上述调查显示,近八成白领正在积极投入到找新工作的大军中,其中有11.7%的白领正在办理离职/入职手续,有65.3%的白领已经更新简历正在求职。此外,有18.6%的白领表示有跳槽意向,只是暂时没有行动。明确表示暂时不想跳槽或肯定不会跳槽的白领,仅占调研总量的4.4%。
哪个群体跳槽活跃?——90后跳槽比例最高
调查显示,在参与调研的职场白领中,90后有实际跳槽行动(包括正在办理入职/离职手续、已经更新简历)的比例最高,为77.8%;70后和80后有实际跳槽行为的比例也较高,分别为76.8%和76.2%;60后有跳槽行动的比例相对较低,为61.6%。调查分析,90后喜欢追求自由并且希望能够彰显个性,他们在追逐生活保障的同时也会更加向往广阔的世界,因此有实际跳槽行动的比例较高。
什么行业“跳槽族”多?——房地产、建筑行业领跑
调查显示,从不同行业来看,房地产/建筑业行业的白领中已经有跳槽实际行动的比例最高,达到78.6%。调查分析,房地产市场在2016年非常火爆,对人才的需求较多,2017年随着各地调控的收紧,房地产市场变数较大,因此选择跳槽的白领比例最高。
为何要跳槽?
薪酬水平成主因
调查显示,2017年春季白领跳槽的原因中,得票数最高的是薪酬水平,有49.0%的白领因为对薪酬水平不满意而选择跳槽。有42.6%的白领因为企业发展前景不明选择跳槽,职位晋升受限和福利待遇也是白领跳槽比较重要的因素。对此,调查指出,对于企业雇主来说,要想留住优秀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
为家庭:“二孩”爸爸希望工作更稳定
据媒体报道,2016年2月发布的一项题为“我要生二孩”的调查曾针对12000多户二孩家庭进行网络调查,调查显示,多出一个孩子之后,40%的二孩家庭月均多支出1000~2000元人民币。涂小龙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家里有了两个小孩后,生活支出的增加显而易见,为了收入更高,现在的自己也只能在工作之余再多揽一份活,不过,这并非长久之计。“我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以前做过电脑方面的销售,现在就是希望找份专业对口点的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有稳定的休息时间可以陪孩子,工作中苦点累点并不怕。”涂小龙说。
谋稳定:返乡的“漂族”想要稳稳的幸福
老家在福州的李晓生,他之所以选择跳槽更准确的说是为了选择一个更适合自己发展的城市。从深圳漂到北京,从流水线工人到销售白领,当了多年“外来务工者”的李晓生,今年春节过后决定结束“北漂”生活,返乡就业。此次跳槽,在李晓生看来,更像是转换人生“跑道”。他告诉记者,其实,回乡就业的问题此前就曾想过,不过,自己以前更喜欢自由自在地在外漂泊,也想趁着年轻在外拼搏几年。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稳定的生活可能是自己更想要的。
这些诈骗手段要注意防范
群发信息骗取费用
骗子抓住求职者急于找工作心理,通过手机群发招工信息的方式,等待受骗者上钩。
2月6日,市民周先生向邱隘派出所报警,称自己被一家中介公司骗了600元。周先生说,他在过年前无意中看到了自家楼下张贴的广告,一中介公司发布了一条高薪招聘启事,他便付了对方提出的服务费,然后却一直等不到音讯,再去问,对方坚称该职位已满,会再帮他联系其他合适单位。不过,他此后再也联系不上对方,这才发现被骗。
警方提醒:许多不法分子通过发布虚假招工信息,诱骗务工者前来应聘,并以交纳报名费、培训费、体检费、通话费等一系列名目骗取应聘者财物,这类骗局屡见不鲜,大家一定要擦亮眼睛,骗术虽花样繁多,但只要摒弃贪心,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冷静,理性分析,就能轻松辨别身边的各种诈骗迷局,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收取服务费后借口敷衍
一些中介部门或网站招聘广告诱人,但是在收取服务费后推诿敷衍,应聘者往往求职心切,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骗钱财金额不大,也就自认倒霉了。
春节过后,一种名为“兼职打字员”的招聘信息在网络上到处泛滥,从100元/万字到4000元/月,再到150元/天,越来越优厚的薪酬吸引了不少网友加入。来自贵州的小许就是其中一员,只是没想到一心想应聘兼职打字员赚点外快,反而被骗了近1600元钱。
警方提醒:目前已有电子设备可以快速将文件转换成电子文本,既方便又能保证正确率,利用人力输入大量文字的工作已不多见,“兼职打字员”的招聘信息绝大多数都是陷阱。
临时租来场地忽悠求职者
一些不法分子打着虚假单位的旗号,以丰厚待遇条件为诱饵,骗得多人缴纳一定的报名费后携款逃之夭夭。
年轻的小黄今年才19岁,相貌姣好的她看到古林一KTV门外贴着一张招工启事,上面写着:“招聘女服务员,月工资8000元,包吃包住,有意者到KTV内包厢来面试。”高薪的诱惑使小黄走了进去,一个青年男子称是该KTV的经理,姓刘,要了小黄的身份证复印件,表示因为场所管理严格,服务员需要有统一的着装,年后还要进行专业培训,需要小黄交1000元的押金,过了一个月的试用期后就可以退回押金,这也是为了防止小黄临时辞职,人员流失。小黄一想很有道理,爽快地将押金付了,签好了合同。等到第二天,小黄来到KTV,却被告知他们根本没有姓刘的经理,更没有招聘服务员,应该是被骗了。
警方提醒:务工人员在求职务工时遇到收取押金、订金等行为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让犯罪分子有机可趁。一旦受骗要及时报警,以便警方第一时间获取破案线索。
招聘骗局,就业有陷阱,求职需谨慎。
招聘陷阱第一大类:虚假职位信息
1、以招聘之名盗取个人信息
当招聘单位要求你提供奇怪的证明材料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向只有一知半解的“招聘单位”透露有关任何你的隐私信息。少数中介公司,利用网络免费发布招聘信息的平台,要求求职者直接将个人简历发送至该中介公司邮箱,以达到大量收集人力资源信息的目的,有的甚至借此实施诈骗。
2、以招聘之名非法敛财
调查显示,职场中最大的骗局当属收取保证金、押金,其比例占到了28.16%。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包括押金或保证金),所以,那些任职初期需要先缴各种押金的公司是不合法的。遇到交钱时应当提高警惕,牢牢到按住钱包是求职应聘过程中首先需要注意的。
——相关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第九条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
3、境外就业编制美丽谎言
通过正规的渠道到海外务工,从项目审查到人员备案都有一套严格的规定。但为了牟取利益,一些劳务输出企业违规操作,还有一些根本没有资质的中介或个人在其中浑水摸鱼,严重侵害劳动者权益。
目前非法境外就业中介主要有以下类型:一是以出境旅游和商务签证代替务工签证,出境就业者没有工作许可证,相当于“打黑工”;二是无照经营的境外就业中介;三是无视任何限制收取高额中介费;四是乱发假广告,吹嘘境外就业高额报酬。
商务部提醒,公民出境务工一定要通过经国家批准的具有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的企业,并与其直接签订合同,特别是不能持旅游、商务签证出境务工,更不要轻易缴纳费用,谨防上当受骗。
招聘陷阱第二大类:劳动力压榨
1、以招聘之名诱人犯罪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如果招聘者夸夸其谈,反复强调招聘职位轻松便能拿高薪,很有可能是在引诱你加入传销、色情及其它非法机构。
2、粉饰职位信息骗取劳动力
(1)利用“见习”使用廉价劳动力。求职者与用人单位签订工作合同时要搞清楚”合同“与”见习协议“的区别,不要被用人单位的一面之词所误导。求职者在签订”见习协议“时要留心这家用人单位是不是具有见习基地资质,可向劳动保障部门咨询或反映。
(2)试用期陷阱种类繁多。近来发现极少数公司通过不断延长招聘信息有效期,招用新员工替代即将转正的员工以达到降低用人成本的目的,此种行为侵犯了劳动者的有关权益。
(3)考察为名,无偿占用劳动力。有些单位以招聘为名,在收集求职者资料和组织面试的过程中,要求求职者提供成果展示,并以此窃取求职者劳动成果。广大求职者应聘时要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求职重要,但
——相关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编辑: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