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挤的求职人群中时不时出现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身影,但综合性招聘会上适合他们的岗位却不多,大多数企业揽才对象都是有工作经验的成熟人才。一些负责招聘的人士说,“即使招大学生,我们也要个性突出的那一类。随大流,个性平庸者,不是我们的理想人选。”
那么,在求职中怎样才能体现个性呢?以下几点可供大学生借鉴。
跑市场不“成群结队”不“双栖双归”
在人才市现场发现,大学生很热衷“结伴求职”。不是出双入对的情侣,就是成群结队的室友或同乡。在近日举行的某人才大型招聘会上,就看到很多大学生情侣毫不忌讳地拉着手在招聘摊位前,你陪我挑岗位,我陪你投简历。除情侣外,还有很多是同一寝室的同学,投的往往都是同一家公司。父母随儿女求职的镜头更是俯拾皆是。
结伴求职,情侣求职使大学生在求职中的胜算大打折扣。某公司人事部经理说,找工作并不是适合群体的活动。首先,同一学校,同一专业的同学扎堆,人为加剧竞争态势,造成无谓“内耗”。其次,情侣结伴找工作,企业不喜欢,当事人也易受牵制。有一女孩看中了该公司一个岗位,双方谈得很好,但男友却认为待遇不够高,地点比较远,怕女友吃苦。女孩最后放弃了机会。此外,家长陪同求职也不一定是好事,由于他们对就业形势不了解,往往出的主意或提的建议不是很符合市场需要,反而影响孩子就业。
用人单位表示,如今人才市场中信息多而杂,需要学生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独立思考。和人结伴同行,易让用人单位产生此人“性格不独立,依赖性强”的印象,从而导致对其能力的怀疑。求职是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应该勇敢地迈出去,畏手畏脚怎么能给人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
交谈不“盛气凌人”不“举止猥琐”
大学生如何用个性化态度和用人单位交流?有的大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只有“摆酷”才能凸显个性,于是谈吐张扬甚至盛气凌人。殊不知这样反而暴露了自己的幼稚及修养的欠缺。也有的大学生一看面试官就怯场,心虚,因此不免显得举止猥琐,难讨招聘人员喜欢。
真正“个性化”的面试态度,是用落落大方的举止,衣着,谈吐,实实在在地体现自己的内在“个性”。下面几条是需要把握的:
·着装吻合自身气质;
·举止切忌紧张与慌张;
·自我介绍重点突出;
·肢体语言表现自身风貌。
看招聘信息不“望文生义”不“云里雾里”
解读招聘广告是求职的重要环节。如今,“个性化”招聘广告也层出不穷,有的头衔很新,如“环境督察员”,“色彩顾问”等;还有的是岗位描述十分独特。有大学生对职位一知半解,甚至还在“云里雾里”就急忙忙上前应聘,结果只能是失败。
在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一家广告公司的招聘广告上写着:“我们需要的是独特个性,但需要正常人的思维!”不少大学生一拥而上,纷纷向企业倾诉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特立独行的,如大冬天洗冷水澡,在闹市看书等等,五花八门无奇不有。这家企业的招聘者,“他们的表达都脱离了广告公司的职位特点,我们要的不是生活中的怪人,而是有着独特创意,思维活跃的人。他们应该突出的是这一方面。”
还有的学生,学的是美术,看见“色彩顾问”职位就冲上去投简历。事实上,这一职位除了需要对色彩了解外,还要有对服装,时尚潮流的认知。看不懂“个性化”招聘广告,如何做到个性化的求职呢?
送简历不“众人一面”不“千人一照”
求职过程中,简历就像人的“脸面”一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有的大学生“一份简历走天下”,不论职位不看行业,统统是网上下载的标准简历格式外加一张标准照。这样的简历“批发”,效果自然不如个性化“零售”策略。
个性化简历首先需量体裁衣,针对不同企业,职位撰写简历,对症下药,投其所好。每一份简历只适用于一个单位或者一个职位,根据职位的要求取舍素材,确定重点。针对职位突出自己的优势,淡化不足,在内容的分布顺序上可以突破时间上的倒叙等常规,要先重后轻,突出你与别的竞争者的不同,重要内容可加黑突出关键词等。
其次在简历形式上做文章,突出个性化色彩。比如艺术系毕业生应聘创意类岗位,便将简历做成了一本小册子,里面有从小学到大学的简介,有目录,有艺术作品,非常适合职位要求,也让用人单位“眼前一亮”。
(编辑:牡丹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