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网上有一种说法,在职场,超过35岁再跳槽找工作,将面临一个“生死线”。公务员招聘设置的年龄就是不超过35岁。
昨日,记者采访招聘企业发现,目前,沈阳一些公司的招聘年龄也在不断“减龄”,有公司规定年龄在28~32岁。
一位36岁求职者的尴尬
在销售行业工作15年的孙阳(化名)毕业后经历了3次跳槽。如今36岁的他,眼瞅着自己曾经共事过的同事都已经在同行业混出了一官半职,有的甚至身居要职,只有他在原地踏步。
由于他上一个工作需要经常跑外,他考虑回沈阳找一个安定的工作。今年年初,他参加招聘会才发现,他这个36岁的年龄已经被卡在招聘年龄条件之外了,企业的对于年龄的要求多数在32~35岁。而且,很多投简历的竞争者年龄比他小3~5岁。
“其实,想继续在原单位工作还有希望升职,但是公司竞聘需要等上2年,如果不能竞聘到副总的职位,恐怕更耽误未来的职业生涯。”孙阳表示,下一次竞聘,自己将是38岁,如果升职不成功再跳槽将更难。而且跟比他年龄小的人一起竞聘,他也不占优势。所以,他现在有些犹豫。
孙阳说他也考虑过离职,但这个年龄确实有点尴尬,总觉得在本公司还有希望,但竞聘的挑战性又太大。他明显感觉到,35岁职场“生死线”在销售等竞争激烈的行业里特别明显。近几年,甚至出现过了30岁就没有竞争力的现象。“有时候需要熬夜,我自己都感觉力不从心,不如单位二十八九岁的小伙。”孙阳说,不过,他也有自己的优势,一是这么多年积累的资源和人脉,另一方面就是经验。
孙阳觉得自己能力还是有的,如果实在没有好工作,那就自己干点啥,但他不理解,为啥35岁以上求职就困难呢?
超7成受访者认同职场“生死线”
昨日,针对30~35岁的年龄存在职场“生死线”的说法,记者调查了30位沈城市民,其中女性17位,男性13位,大多数男性年龄在28~39岁,女性年龄在25~38岁。调查结果显示,超7成受访者认同上述观点。
接受调查的大多数男性认为,如果30岁以上还没有升职,就会考虑更换工作;女性则不太受这个职场“生死线”影响。对此,多数男性认为,应该放宽招聘的年龄要求,不应该设定在30~35岁。
“现在都在讨论延迟退休,35岁的年龄应该属于年轻人范畴,招聘单位对年龄限制应该适当放宽。”受访者曹先生说,可如今职场“生死线”的年龄不仅不往后推迟,反而更加严格,他在求职中发现,有的公司将年龄条件锁定在不超过32岁。
记者调查发现,现在的“80后”一般都在公司做到中高层管理人员,多数人没有跳槽的想法。不过,也有人表示,如果自己在35岁之前没有升职,会考虑换个工作,“因为在一个单位干久了还原地踏步,会很没面子。”
对于没有升职也不会选择跳槽的人来说,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工作比较让他们满意,另外可以照顾家庭,有这样想法的女性居多。也有人表示,想要寻求事业上的稳定,毕竟已经熟悉了现在环境,随着年龄增长,自认为跳槽后也不会有优势。
■各方声音
企业:年轻人更有可塑性
昨日,记者采访了沈城多家企业的HR(人力资源),对于招聘条件中的年龄限制,多数企业HR表示,确实是要求35岁以下,也有要求28岁以上的。另外,记者发现有的企业对已婚已育要求减少了,因为有的已婚已育求职者可能会要二胎。所以,这个限制在招聘条件中基本去除了。
一家通讯企业的HR任女士告诉记者,公司基本定在32岁算一个“生死线”,因为,如果超过这个年龄还在基层工作的话,说明这个人的实力不够强,所以,单位基本很少聘用这种员工。他们公司的销售职位、业务经理职位要求是28~32岁。现在基层的销售岗位都比较倾向于用年轻人,年轻人的执行力和可塑性都比35岁还在求职的员工好很多。在销售岗位这种倾向更明显,一般都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工作,他们有激情,有执行力,业绩也会比较好。如果35岁还在做销售,那可能各方面能力不是很突出,很容易被年轻人替代。
另外,任女士说,35岁以上的员工找工作一般都是中层以上的管理职位,一般企业都愿意选择本企业培养上来的员工,很少有直接招聘的。
一家房产企业的赵女士表示,虽然公司并没有35岁职业“生死线”这种规定,但在选择上还是喜欢用年轻人,年轻人更有可塑性,更容易培养。不过,在一些具体的岗位招聘上,公司还是要看求职者的经验。
专家:有能力比年龄更重要
对于30~35岁是职场“生死线”这一说法,社会学家张思宁表示,有些企业考虑年龄也主要担心结婚成家以后,担心家庭琐事会影响事业。但实际上能力才是关键,企业用人应该因材施用,根据企业的需求来使用人才,而不一定要根据年龄设限。
企业拒绝大龄求职者,是企业的自由,但是如果企业触犯了相关的法律法规,求职者可以维护自己的利益。此外,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求职者自身有竞争力,都会被公司任用的。
(编辑: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