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某毕业时,在招聘网站上看到一则P2P金融公司的招聘广告,便前去应聘。入职后,王某参加了公司的业务培训,主要工作是向老百姓推销公司所谓的“理财产品”。虽然怀疑公司理财的高额利息,但由于自己业务能力不错,不断地升职加薪,王某也就把疑惑抛之脑后了。有一天,王某因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而锒铛入狱。而类似的案例并不少见。
5月16日,北京市工商局丰台分局、北京市丰台区法院、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共同举办了“防范传销求职陷阱,提高理财风险意识”的普法宣传活动,为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提供法律支持。
现场,检察官们干劲十足,向前来咨询的同学们发放普法宣传册,同时解答同学们关于求职或者理财方面的一些疑惑。“陷入非法集资和传销肯定危害大啊!”首经贸的一位女同学认为“尤其是找工作时陷入传销组织,一个人吃不好穿不好,孤孤单单,身体和心灵都会受到创伤的!”
“马上就要毕业了,许多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会有些盲目,而犯罪分子往往抓住这些漏洞,利用高薪引诱大学生前去就职。”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检察官孙兵在现场提醒同学们,找工作时一定要擦亮双眼,去合法的单位或公司就职。就职后如果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有问题,一定要向老师、父母或有关部门反映,不要错过最佳时机。
除了在校园里普法之外,检察官还和法官、工商局人员还开展了讲座,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主任刘亮为同学们准备了主题为“防范误入非法企业,增强犯罪识别能力”的演讲。
“现在非法企业大多打着高科技、金融创新的招牌,实质上干的都是非法集资的事情,这种情况下,睁大眼睛、辨识真伪、利用法律知识,发现非法企业就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北京市丰台区检察院金融犯罪检察部主任刘亮在讲座中向大家普及了非法企业的一些特点,为了更加方便同学们辨别,他还自己总结了一些“接地气”的识别方法:一般打着“高大上”的旗号,游走在法律边缘;一般没有实体,写字楼里“包打天下”;一般招聘门槛低,待遇不错。
在了解非法企业的特点之后,该如何识别和避免误入非法企业呢?检察官分享了三个要点:即,找工作一定擦亮眼睛;入职企业看实质,不要被“高大上”的名头所欺骗;劳动收益成正比,不要被高额收入迷惑头脑。
不小心“误入歧途”该怎么办呢?检察官表示,要先确定企业的非法性;尽快离职,远离非法企业;及时报警,避免更多年轻人受到蒙骗。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属于财经类院校,我们学校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行业就集中在检察官们所提及的金融、商业流通等方面。”对于检察官们的普法宣传活动,首经贸法学院副书记表示非常欢迎。他说:“近年来,非法企业越来越猖獗,本次检察官们的普法活动对于同学们,特别是非法学科的同学们来说是非常实用的,能学到一些最直接的办法和解决问题的途径。”
(编辑: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