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青岛:求职者有岗位 创业者有舞台

青岛:求职者有岗位 创业者有舞台

来源:青岛全搜索电子报    日期:2018/5/30    

就业稳,饭碗才稳,生活才有希望。

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岛的就业创业工作成绩亮眼——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54.1万人,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3.9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2017年,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3629元/月,比2012年底 的 2190 元/月 增 长39.65%。

多措并举稳就业、促创业、防失业。近年来,我市人社部门通过出台城乡一体的就业政策,以重点项目拉动就业、以大众创业带动就业、以精准服务帮扶就业,实现了经济新常态下的就业新强态,在国内城市中率先形成了“成长型”就业形态。

政策均等化——

率先构建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新格局

“以前想就近找工作或者参加培训,要么托人四处打听,要么得跑到几十里地之外的市里,一个来回光路上就得两个小时。”说这话的是即墨市大信镇普东中心社区西孙唐庄村村民黄玉琴。如今,黄玉琴和村民们只需走进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站,通过联网一体化信息系统,就能全面了解就业、创业政策,适时掌握就业岗位信息和培训信息,享受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为黄玉琴实现家门口培训、就业的,是我市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的城乡均等的就业政策体系。

在2013年之前,我市城乡就业政策并未统一,存在城乡差别和待遇差距。为适应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资源流动、配置的新特点,2013年开始,市人社局针对以往城乡就业扶持政策碎片化、差异化问题,打破城乡区划和身份界限,在全国率先建立起城乡均等的就业政策体系,出台了小额担保贷款、创业补贴、创业带动就业补贴、职业介绍补贴等配套文件,将失地农民、农村转移劳动力、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成员纳入就业政策扶持范围。

家住平度市旧店镇东孟村的杨松最大的心愿是能在离家近的工厂找份工作,方便照顾家中父母。由于缺乏一技之长,他找工作颇受限制。直到去年9月,杨松到位于莱西市的北京汽车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应聘,经过一个月岗前培训,他被分配到返修调试班组成为一名正式员工,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为帮助像杨松这样有就业意愿的人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近五年来,我市先后实施三轮积极的就业政策,出台《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就业政策体系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明确城乡一体就业创业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进一步扩大就业补贴范围、提高补贴标准。

2016年,市政府首次以1号文件下发《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行动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从就业与经济互动融合、推进大众创业工程、帮扶重点群体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出台25条政策;2017年,市政府下发 《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首次将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分享经济等新兴业态纳入就业创业政策扶持范围,灵活就业补贴标准从每人每月 300元提高到500元……一系列促就业组合拳的推出,助推了我市就业工作全面“开花”。据统计,近五年来,全市累计城镇新增就业35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保持在4%以下的较低水平。2017年,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平均招聘工资3629元/月,比2012年 底 的 2190元/月 增 长39.65%。

创业大众化——

释放创业带动就业新动能

几年前从乡下初来青岛时,申恒秀还是个“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找不到工作的焦虑和家政服务业的兴起,让她萌生了创业的想法。2013年,她成立了青岛兴宏信家政有限公司。从最初由她一人既当经理又当员工,到如今,在全省13个县市有40多家店面,30余名正式员工,旗下在册家政服务人员上万名……短短五年的创业路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还带动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贫困地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创业,申恒秀的“草根”创业故事,只是近年来我市实施大众创业工程,实现经济发展和就业增长双赢的一个缩影。
 

在全国率先实施大众创业工程,着力破解创业难题,推动创业由小众走向大众。2014年,市政府下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实施意见》,在就业专项资金不减的前提下,从失业保险基金滚存结余资金中安排10亿元创业带动就业扶持资金,并将全市创业担保贷款规模扩大到10亿元以上,“双10亿”资金促进全市大众创业工作;2015年,我市出台《关于实施大众创业工程打造创业之都的意见》,将创业补贴由1万元提高到最高3万元,将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10万元提高到最高45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贷300万元;去年,我市出台新政将创业担保贷款的期限由2年延长为3年,并首次将本市户籍化解过剩产能企业所涉及的分流职工、符合条件的网络商户、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四类群体纳入创业扶持范围;今年5月,市人社局出台新政,首次将毕业5年内大中专毕业生、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生等人员纳入一次性创业补贴范围,一次性小微企业创业补贴、一次性创业岗位开发补贴也实现了范围再扩大、门槛再降低。据市人社局统计,2012年以来,全市政策性扶持创业13.97万人,创业带动就业64万人,发放创业扶持类补贴资金11.4亿元,创业担保贷款规模达到33.4亿元。

让创业者皆有舞台,为提升创业孵化水平,2016年,出台《青岛市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园区管理办法》,构建起省级、市级、区市级、街道级四级创业孵化载体奖补体系。以在全国率先创建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为引领,先后建立了湛山创客工厂、国内首所创业大学,建成院士智谷、博士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中心、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海洋人才创业中心,在全国率先建立起覆盖农民、失业人员、大学生、高层次人才、军转干部、博士、院士等各个群体的全链条式创业孵化载体,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创业孵化基地100家,在孵企业达到4819家。

帮扶精准化——

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

与20所在青高校联合举办,800多家企业携近3万个岗位参会,超过3万名应届毕业生入场求职,最终达成初步就业意向1.4万人……去年市人社局启动的“青岛市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活动,实现了参会单位层次、提供岗位数量、参与招聘学生数量“三大突破”。近年来,我市通过开展“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高校行”“百家企业进高校”“送岗位进校园”等大型招聘会等活动,结合 “网络招聘”、“二维码招聘”为大学生和企业搭建方便高效的“空中桥梁”。

高校毕业生一直以来都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去年以来,我市相继在青岛大学和青岛理工大学设立了“青岛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站”,为在校大学生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和能力培训等就业服务,打通大学生就业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已引导1100余名大学生成功就业创业;为最大限度地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目前,我市已建成1个市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1个大学生“众创空间”、50个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园),构建起“一中心、多基地”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格局,形成“一条龙”创业孵化、“一体化”创业实训、“一站式”就业办理、“一网通”信息服务、“一家人”交流发展五大平台。

失业10年,48岁的邢其红压根儿没想过她还能再就业。“我们两口子都是下岗职工,多亏了街道的工作人员,耐心地给我讲解大龄失业人员就业的补贴政策,还主动搜罗我家附近的招聘岗位,很快就帮我找到了一份家具店收银员的工作。”今年3月重新上岗的邢其红,现在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还成功申请了灵活就业补贴。

今年年初,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活动,以帮扶就业困难人员、残疾人等为重点,通过岗位开发、送岗服务、政策宣传等方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就业服务。统计数据显示,援助月期间新认定就业困难人员4969人,2640名像邢其红这样的就业困难人员实现了就业,就业率达53.3%。

为了帮助困难群体“找饭碗”,我市相继出台《关于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做好化解过剩产能等企业裁减人员就业创业和职业培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坚决做好就业与社会保障精准扶贫工作的通知》等,取消对就业困难人员认定的户籍门槛限制,进一步扩大就业困难人员范围;对化解过剩产能等企业及裁减人员,有就业需求的实施就业精准帮扶;针对全市建档立卡的农村贫困人口出台具体举措,实现精准扶贫脱贫。去年年底,市政府下发《关于助推新旧动能转换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在完善就业援助长效机制方面,合理确定就业困难人员范围,确保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中符合条件的至少一人稳定就业;确保有就业、创业和培训需求的贫困人口100%帮扶就业、100%帮扶创业、100%参加免费培训。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近年来,我市深入实施就业优先发展战略,政策、服务双重发力,为助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就业创业“新强态”,“饭碗”越做越大,百姓“找饭碗”、“造饭碗”能力越来越强。下一步,我市人社部门将围绕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专项服务对接行动、援企稳岗行动,加大对大众创业的扶持,提升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充分就业。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