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学兼优女大学生应聘,却因为递交一份合同被70余家单位拒之门外,原因是她增加两条对应聘单位的要求,其中包括依法享受法定假日和不陪酒等。
首先,我要对该女大学生的勇气表示钦佩。虽然,她增加的这两条对应聘单位的要求与我国的劳动法规定相符,并无任何出格之处,但在这个“僧多粥少”的用人大环境当中,冒着找不到工作的风险,敢于向用人单位提出保障自身权益的要求,的确难能可贵。
本来,国家为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已经在《劳动法》等相关法规当中规定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各自的权利与义务。但在现实社会当中,很多条规却仅停留在了字面上,并未落实到实际工作当中。根本原因就在于企业为追求利益最大化而不惜违法违规剥夺员工的应享权利,而求职者“供大于求”的现状更助长了企业不按法规办事的歪风。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黑色幽默:开着一辆卡车上街收狗,半天都无法收满,但只要吆喝一声,不用一分钟,便可以装满一车人。黑色幽默辛辣的调侃,无情的印证了这种现实。在这种背景之下,该女大学生竟敢在求职时便向用人单位争取自己的权益便成了众矢之的,多数人不但不支持,反而认为是该学生的求职态度出了问题,因而遭到70余家单位拒绝也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了,没有人同情!
当然,没有哪家企业愿意承认自己违反《劳动法》的,相反,他们甚至还会想方设法标榜自己是遵纪守法的好企业。但是,任意延长工作时间、剥夺员工正常休假,逼迫员工陪酒甚至让女员工出卖色相以换取业绩等行为却是家常便饭,接受这种不公正待遇的,便是好员工,若有点反抗和不从的,便被视为“眼中钉”而伺机辞掉。因此,尽管这些要求都是不合理的,更没有明文规定,但人们往往为了保住饭碗却不得不接受这种“潜规则”。为了生存,他们不得不以牺牲自身的权益和出卖自身的健康作为代价。曾经的锐气与棱角在社会现实当中消磨得近乎殆尽了,圆滑与世故成了他们生存的法则。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完全解决这些问题也非朝夕之功,需要经过长时期的发展和努力。因此,用人单位高高在上,求职者忍气吞声接受不公正待遇的矛盾势必并将长期存在。
就在求职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这种不平等已经成为司空见惯并为人们麻木接受的情况之下,该求职女大学生敢于向这种成规挑战,无异于为压抑已久的人们带来一缕清风。尽管该女生微弱的声音也许很快就会被尘世的喧嚣所淹没,但她的努力与抗争势必会激起更多人的响应与追求,因为,保障自身权益随着时代的发展已成为大势所趋。
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尽早到来。
(编辑:夏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