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斗门镇小赤坎村举行大学生村 “顾问”聘用仪式,包括黄建棠在内的10名在校大学生被正式聘任为该村“顾问”,他们将组成一个小规模的 “智囊团”,结合各自专业特长为家乡的新农村建设建言献策。(见昨日《珠海特区报》)
说起“顾问”,人们总是想到那些上了年纪且有丰富经验的人,哪里想到,斗门镇居然聘请大学还未毕业的毛头小伙子为“顾问”,是否搞错了呀!没有,这恰恰看出聘请方的高明之处。
从聘请方而言,建设新农村除了靠资金、生产资料等资源的投入外,更需要技术、信息的指导吸纳,也就是人才的投入。在国家农业现代化、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科技、教育尤其是人才的作用比任何时候都更显突出,加上农村干部年龄老化,文化知识水平低,观念落后,很难承担起指导和率领村民致富的历史重任,这就需要掌握一定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
大学生“顾问”不同于大学生“村官”,他们是按照自愿参与、义务服务的原则来应聘的,既不占用村干部的名额,也不拿村里的工资,纯粹是为解决村民的实际问题走向农村的,因而他们更乐意将所学知识倾囊相授,无私奉献,这样就能保证他们依据自己所学专业和专长特点参与村委会事务时保持中立、客观、理性。可以相信,随着大学生村“顾问”的上岗,将会给当地农村带去全新的观念、丰富的现代信息及有用的种养殖技术。此其一。
其二,就受聘方来说,这也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接触基层、锻炼自己的机会。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最欠缺的是实际生活的历练,大多是从学校跳到学校,很少有了解农村的机会。现在能为他们提供这样的实践机会,这对于他们加深对农村的了解,增进对农民的感情,从而促成他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更新转换,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都是十分有利的。所以说,斗门镇此举惠及双方,好得很。希望有更多的大学生加入到村“顾问”中来。
(编辑:夏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