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炙手可热的求职博客如今明显遇冷,很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博客不在意,甚至把其当成了‘花哨品’。”昨日(10月22日),开发区人才广场的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据人力资源开发网所做的统计显示,超过一半的用人单位不去看,超过两成的用人单位认为博客内容‘太做秀’,还有接近一成的人对求职博客很反感。”
大连民族学院的一位学生在大三时就做了一个求职博客:“因为我的好多师哥师姐说,求职博客更现代,更易展现自己。”因此,博客里不但有英文简历、求职意向、教育背景、语言水平、工作经验、个人荣誉以及所获证书,还可以把自己的艺术照、生活照张贴上去,很吸引人眼球;更重要的是,还可以弄几篇心得感悟之类的文章,让人一看,就有文化。
可是,苦心经营的求职博客并未达到预期效果。采访中,一位企业的人事主管说得很直白:“那些艺术照和生活照过于张扬,都把自己弄成帅哥靓妹,当真正见面时,那种落差形成巨大的失望,让我们本有的意向化成反感。另外,那些所谓的感悟文章或日记虚假的太多,不可信。所以我们招聘依旧按初试、复试、面试三个步骤,即便有求职博客,我们也得过面试关。一旦求职博客内容同面试印象有差别,得到的恐怕就是负分了”这位人事主管甚至如此定义:“同行大多将求职博客当成了‘花瓶’,不看也罢。”
就此,开发区一所高校的就业指导老师却表示:“其实,求职博客如同日记,随意性、自然性比较强,应该能反映出现代企业所需要的‘情商’。我真没弄明白,企业为什么会轻视它。”不过,他也表示,现在的一些求职博客功利性太强,总把自己的“好”夸大,甚至虚构自己的“能耐”,这可能是让用人单位反感的原因吧。”
(编辑:夏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