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消息,随着网络招聘行业的发展和求职者对自身需求的日趋明朗,传统招聘网站由于自身经营模式所限,已经在满足求职者和雇主细化需求的层面上渐渐呈现出后继乏力的态势,就连51job和智联等为代表得传统招聘网站巨头亦难幸免。
目前,三大网络招聘巨头中,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网都处于亏损状态,唯一盈利的是前程无忧,但据其公布的2009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其运营利润为172万美元,同比下滑68.8%,总营收自2008年第二季度起,已经连续四季度环比下降。
实际上,时下各大招聘网站的盈利模式基本一样,招聘网站作为一个中介平台,向企业收费,为求职者提供企业职位信息。相同盈利模式下,大家都在争夺同样的付费用户,但市场的蛋糕毕竟有限,各家获得的利润越来越少。
与此同时,根据艾瑞数据显示,用户和企业选择网络招聘的数量也在日趋下降。个人用户抱怨,“投了大量简历,却没有结果”,如果企业不回复他们,他们不知道企业看了他们的简历没有,看过后又有什么结果。石沉大海,惴惴不安,久之,也厌烦了。因为用户的减少,招聘网站难以吸纳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来找工作,企业就很难通过招聘网站找到合适的人选。
千篇一律的盈利模式、市场的局限、用户的“不买单”等诸多因素,加上经济危机的肆虐,使得招聘网站日子过得越来越艰难。面对困境,如何化解?
在各大传统招聘网站巨头遭遇重创之际,一些以免费著称的招聘网站,开始崭露头角。在刚刚结束的《创业邦》举办的“创新中国DEMO CHINA 2009”的大赛中,以独特创新的优势得到与会投资人一致认可的百才网,在网站成立初期就确定了其盈利模式——提供免费的网络招聘服务,降低中小企业使用网络招聘的门槛,通过其他增值服务收费。
从表面看来,此种模式似乎与传统招聘网站没有太大区别,实际上,百才网已经从传统的招聘信息提供平台,转变到真正做到为求职者和雇主提供一系列的服务上。百才网认为,只有抛弃传统人才网站通过海量销售团队增加网站的招聘信息数量以及通过巨额广告投入获得人才简历的注册的模式,通过免费,让更多的企业使用上网络招聘,从而吸引更多的求职者使用网站,网络招聘的盈利困境才能突破。
据百才网公布的数据显示,短短一年内,百才网积累了10多万企业用户,个人求职者达150多万。目前,百才网每天新增的企业会员近千个,是国内人才网站中每天新增企业数量最多的人才网站。
(编辑:夏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