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排座”看你是否懂礼数;从“敬酒”考察你是否有社交能力……大学生求职面试竟然被安排到了饭桌上。笔者近日了解到,一种号称检验应聘者的为人与社交能力的“饭面”正悄然流行。
求职“奇遇”面试安排上饭桌
“怎么也没想到,通知我去面试,地点居然是在酒楼的包厢里,整个面试内容就是陪吃饭全过程”,东华大学大四学生王永毅(化名)前几天参加了一场特殊的面试,为此大开了眼界。
小王告诉笔者,自己应聘的是沪上某外贸公司的经理助理职位,小王顺利地通过笔试,被通知两个星期后去接受面试。“两个星期里,我做了很多准备,把国际经济法都看了一遍,还特地每天看英语片子,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猜想外贸公司的面试肯定要用外语作答的。”
不料,小王的多方准备却在面试中派不上用场,公司通知他时说,面试不考业务知识、不看英语水平,而是让他陪着经理去赶一个“饭局”。“面试官说,因为公司经常要请客户吃饭,需要的是在饭桌上‘搞得定’的人,要学会帮客户安排座位,还要会敬酒”,可在学校里很少应酬的小王对各种“吃饭礼节”并不熟悉,只能闷头吃东西,也因此最终没有被录取。“饭面”已经过了几天,可小王仍然觉得郁闷不已。
像小王这样遭遇类似“饭面”的面试形式的应届生并不少,沪上某高校大四学生张承告诉笔者,自己也曾面试过一个公关公司,地点在卡拉OK包房里。“不仅仅要会唱歌,还要会点歌,会搞气氛,让在座的每个人都玩得开心”。小张表示,虽然自己当天表现还不错,并已经收到录取通知书,但还是觉得这种面试形式怪怪的。
公司说法为考验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
笔者拨通了为小王安排“饭面”的某外贸公司人事部的电话,负责人
Amy表示,公司安排这次特殊的面试,完全是为了考察应聘者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对于公司来说,饭桌也是生意场上的重要‘阵地’,怎么跟客户交流,怎么搞活气氛,都是员工必须具备的能力。”
Amy告诉笔者,公司以前也采用过传统的面试形式,可发现招聘进来的大学生“不好用”,他们可以帮忙翻译文件,打打字,可一拉出去谈生意,就都成了“榆木疙瘩”,不懂得如何调节气氛,也不知道如何与客户进行沟通。因此后来便把面试地点从办公室移到了饭桌上,“如何帮客户和领导安排座位,在饭桌上要迅速地记下所有人的信息,如何和同事合作,将吃饭的气氛搞好,也能很容易地考察出应聘者是否活络,是否有人际交往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的精神。这些能力对贸易公司来说是最为重要的”。Amy还向笔者透露,这“饭面”的想法,是在另一个公司当人事主管的朋友“传授”的,“据说,现在不少公司都流行这一招”。
业内人士公司无错学生应考虑个性
华东师大就业咨询中心副主任沈维宇表示,有些公司从业务性质出发,需要一些“外向型”人才,通过应聘者在饭桌上的表现,考察其控制场面、调节气氛以及社交能力,这也无可厚非。“饭桌上的礼节和各种应对技巧也是一种能力,学生前去应聘,即使失败,也能从中吸取不少经验。”
不过,沈维宇也提醒应届大学生,要注意此类面试中的安全性。“建议事先打听该公司是否正规,以及公司内职员的素质如何。以免被‘陪吃陪喝’的陷阱所骗,特别是女生,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为自己的安全负责”。除此之外,沈维宇还表示,学生也要根据自己个性来选择职业,“如果你性格内向、不善言辞,还是不要去参加这类面试,因为公司需要的是外向型的职员,即使面试通过了,日后正式的工作中,也可能因个性问题而造成不快。”
(编辑: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