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大学生入社团普遍带有明确目的 只为就业 是兴趣优先还是务实功利?

大学生入社团普遍带有明确目的 只为就业 是兴趣优先还是务实功利?

来源:羊城晚报     作者:黄玉杰    日期:2009/10/19    

食堂前,校道边,长出了“蘑菇”,搭起了帐篷。大学新生军训刚刚结束,高校各大社团正厉兵秣马招募新成员。社团之间出现“百团大战”、“百舸争流”,新生们则接踵而至伺机寻找“好归宿”,今年的社团纳新活动又是一番热闹景象。

记者近日走访广州多家高校发现,当前新生加入社团活动普遍带有明确目的———或提高就业综合竞争力,或丰富个人阅历;更有学生希望借助社团与企业共同组织的活动展现自我,获得企业赏识,以期顺利踏入职场。

现场目击

现象一:

找个社团进行求职培训

在某高校的校道上,记者遇到了国贸专业的大一新生小倩。小倩刚加入了学校的创业与成功协会。她告诉记者,学校二十多个社团,之所以选择创业与成功协会,正是被协会响亮的口号———“成就你的事业就是我们的事业”所吸引。

据小倩介绍,协会除了闲时组织会员联谊会、交流会,定期还会邀请资深策划专家、企业家、学者、教授举办讲座;此外,协会每年都开展培训班、创业计划大赛,还为会员提供兼职锻炼的机会。“现在的大学生找工作太难了,我真不希望毕业后就失业。为了将来能找份好工作,我觉得应该从大一开始做准备。”

小倩一本正经地对记者说,协会的活动她都会积极参加。当被问及如何处理学业与协会活动的关系,小倩竟给出惊人答案:以协会组织的活动为先。“求职培训、学习面试技巧,还有实习,这些都是不容错过。没准,我还能在哪次的兼职中找到工作呢。”

现象二:

入社团只为进企业工作

在另一所高校的新生生活区食堂门口,经济管理学院学生阿昌左手派传单、右手持“大声公(即扩音器)”,正在为某知名PC企业冠名的校内俱乐部呐喊、招新。阿昌说,这个俱乐部类似于学校的社团组织,但由于有固定企业直接赞助活动,且组织的活动均结合企业自身宣传之用,因此俱乐部不能隶属社团联合会之下,只能作为学院的二级组织挂靠运作。

阿昌向记者透露,这家冠名的知名企业,在全国高校范围里,光同样性质的俱乐部就设立了200多家。这些俱乐部有骨干与干事。骨干为企业在校园的营销活动出点子,干事就分秘书部、宣传部、策划部、人力资源部,协助骨干办事。优秀的干事能成为核心骨干,核心骨干最终能被企业选中,优先通过企业招聘考试,成为企业一员。

阿昌坦言,自己也只不过是一名大一新生,在前几天俱乐部招新时刚刚入会,现在已经开始为俱乐部办事。“当时,俱乐部的宣传干事告诉我,俱乐部的骨干人员都是从干事做起的,现在已经有好几位已被企业物色,参与到企业的暑假实习计划,将来有可能在企业获得‘一官半职’……听罢,我当场就入会了!”其实,阿昌的想法很简单:从干事做起,逐渐成为俱乐部核心骨干,有朝一日能到知名企业工作。

各种观点

对于不少学生带着“一切为就业服务”的目的选择社团,人们有不同意见。

反方:

加入社团应以兴趣爱好为主

大三学生阿喆认为,参加大学社团活动本是为了丰富大学业余生活,但目前却掺进了功利色彩,低年级学生更甚,这是不应该的。

广大华软学院团委、学生社团指导老师陈新瑞也不赞成如此功利地选择大学社团。他提出,社团联合会应积极引导大学生尤其是新生以兴趣爱好为导向,加入学术科研类、社会公益类等社团组织中去。

正方:

借助社团帮助就业无可厚非

但有高校辅导员则指出,大学阶段就是学生进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生选择加入相关的社团组织,学习技能、培养个人综合能力,甚至是借助社团活动,获得实习锻炼的机会,这都无可厚非。高校辅导员田老师认为,学生通过参与社团活动来提高个人竞争力,在一定程度上,比单一学习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要高效得多。“毕竟,学生通过在社团活动中的锻炼,能学会如何在社会上生存、生活。”

广东省文政部门相关人士认为,大学生借助社团活动来实现就业目标,“问题并不大”。该位人士表示,国外大学生早已提倡学业与体验生活并重,学生在求学阶段就被要求不断加强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当前,国内大学生以就业为导向加入社团组织,实际上是通过社团这扇窗口,学习社会经验、提高职业技能水平,这种做法有其现实意义。

(编辑:夏腊梅)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