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20平方米的店铺,百余个错落有致的格子,组成了一家名为“BOX”的格子铺。一个月前,这间格子铺在中央民族大学西门外火热开张。方寸之间,几十个在校大学生在这里开启了自己的“老板梦”。
所谓“格子铺”,顾名思义,就是将店铺分为几十个甚至上百个“格子柜”,将这些格子出租给不同的“格主”,每个格子根据大小、位置来收取租金,租金从40元至300元不等。任何人都可以成为“格主”,但无须自己经营,“格子铺”有专人代为销售管理。这种经营模式最早出现在日本,随后这股格子风潮又陆续刮到香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如今,格子铺又在高校登陆,吸引了不少大学生的眼球。
格子间变身“万花筒”
走进“BOX”,客人便会被一个个约30厘米见方的格子中琳琅满目的小商品弄得眼花缭乱,格子间仿佛是个“万花筒”。有国外的化妆品、香水,有别致的小发卡、耳环,有五颜六色的情侣服装,也有DIY的手工制品。这些格子高矮不一,胖瘦不等,装饰风格也五花八门,一些格子内还贴有格主名片。还有一些格子柜成了格主们的创意空间,打上柔光,铺上绸缎,贴满流苏,一律的淡粉色,发卡、手帕、丝巾、记事本林立其中,俨然被布置成了一个“迷你梦幻房间”。
店员小雪告诉记者,如果有好的手工创意,或是想展示收藏的宝贝,都可以租个格子来卖。“我们要求所卖的东西必须是真品和新品,而且不能卖食品和活物,一旦顾客发现了格子里卖的是假货,就要全额退款,并且立刻撤货,以后不能再继续租用格子了。”记者发现,“BOX”的格子近六成都已有了主人,被视为“最佳位置”的格子也几乎被抢占一空。小雪说,格主基本上都是在校的大学生,卖的货品大多是学生从国外旅行带回来的,也有些是格主家的珍藏品。据小雪透露,现在格子铺内一天的流水大约在1000元左右,最受欢迎的是化妆品以及小饰品。
租格子不为赚钱为兴趣
民族大学大三学生于艺的“格子”里充满着异域风情。“印度尼泊尔手工制品、尼泊尔围巾耳环”的小广告牌贴在格子上方,显得十分扎眼。一个月前,她和室友小璐在格子铺分别租下了两个格子。于艺说,自己是国画专业的学生,平时很喜欢收集这种异域风格的商品,正好借格子这个平台和大家分享自己的珍藏。“我并没有本着赚钱的目的,只是觉得这是种乐趣。”
记者看到,于艺的格子位于店铺中央地带,格子据地面距离有1.5米左右,而这个格子也是铺里价位较高的,每个月的租金为269元。她向记者透露,经过一个月的尝试,自己的格子没赚也没赔。“基本持平,比我预期的情况要好。”于艺介绍,她的货源主要来自于网络,相比专卖店,她的货品价格要便宜不少,但即使这样,顾客也是看的多买的少。
于艺分析,卖什么商品一定要和周围的环境结合起来,用她的话说就是“要对胃口”。“民大附近卖得最多最火的是衣服、包、耳环,而我的货品更适合在中央美院、电影学院附近去卖。”于艺说,同样的商品放在北二外,情况就大不一样。“我有个同学在那边卖,也是印度、尼泊尔的商品,而且价格比我这里还高,但是那里就很火爆,还经常断货。”另外,她认为民大、北外的学生消费水平偏低,“可能是离动物园、西单很近,学生有更多的购物选择,所以如果商品不打折不促销,就很难卖出去。”不过于艺强调,她只是在做一件喜欢的事,只要不让自己太亏就可以继续做下去,“第一个月能做到持平已经不是坏事了,下个月我要进一些更能迎合市场的东西,比如化妆品之类的。”
位置和创意决定格子“命运”
“格主”小雅也是民大的学生,她的格子里卖的都是从韩国进口的原装化妆品。现在卖到了断货,“我在韩国有不少朋友,可以让他们给我带货。”小雅说,相比开网店,她更喜欢格子铺的形式,“一是真
实,可以让顾客试用,二是放心,我不会每天都去看自己卖了多少,因为有专人去销售,大可放心。”小雅认为,在格子铺里卖货,赚钱与否要看两点:一是货的质量,二是格子的位置。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格子的位置几乎成为了至关重要的因素。高一点的格子由于难以看清里面的商品,导致少有人问津;稍矮一点的格子也因其不方便落得生意冷清。
其实,大多数“格主”在开始时都没什么经验,不知道自己该卖什么,他们问得最多的就是卖什么最火。有的“格主”拿来在外面地摊上都能买到的货,这些货品很难对顾客产生吸引力,最后不得不“关格”大吉。一名曾经的“格主”胡俊说,以前她以卖精品饰物为主,生意有一阵好得不得了,连开了两个格子,“当时开格子只是为了一时兴趣,以前也没有创业的经验,后来由于我的格子卖的东西太乱太杂,缺乏主题,没有特点,慢慢就没人光顾了,最后所有的商品都以5元钱批发了出去。”
位置是关键,创意也不能少。在格子铺里,很少看见有卖重复的产品,每个格子不管在装饰还是货品上都充分发挥了“格主”的想象力。在BOX里,一个装满情侣内衣的格子就引起了不少人的驻足。
“小型”创业造就“甩手掌柜”
业内人士介绍,“格子铺”这种经营模式对于每位“格主”来说,都相当于一次小型的“创业”。这种“创业”方式比之真正的创业,由于只经营一个格子,所需货品有限,其投资成本低;“格子铺”里有专人进行介绍销售,不用“格主”亲自接待顾客,牵扯精力少;在经营“格子”之余,“格主”不用放弃学业和其他事情,其机会成本低;由于经营规模小,即使失败了,损失也会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因此,“格子铺”在这些“有想法”的年轻人中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有教育专家认为,“格子铺”的经营模式事实上是为大学生开了一门“模拟创业”的实践课,对于毕业后有意创业的大学生,这里可以真正地让他们体会到什么是“经营”,让他们体会到创业的艰辛和收获的喜悦。失败了,可以总结些经验教训,为今后铺好路;倘若成功小有盈余,在增强了信心的同时,如能补贴自己平时的生活费,能做到通过自己的劳动养活自己,尽早在经济上独立,也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一个不错的锻炼舞。
(编辑:叶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