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2010公考再创人数新高 “公考一族”状态不一 公考“热后”的冷思考

2010公考再创人数新高 “公考一族”状态不一 公考“热后”的冷思考

来源:法制日报    作者:林燕     日期:2009/12/24    

2010公考再创人数新高,“公考一族”状态不一,多因促成公考热。“公务员”究竟是否适合你?请三思而后行。

当下,恐怕比公务员更受人追捧的职业不多。

刚过去的2010国家公务员考试,在全国44个城市同时开考,104万人争夺1.5万个“铁饭碗”,虽然和当初通过报考资格审查的135万相比,减少了30多万,但还是创下了历年报考人数的新高。有些热门职位,尽管是几千个人争一个,但还是有不少人勇往直前。用“暴热”“井喷”等词来形容这种“千军万马争过独木桥”的壮观景象毫不为过,公考俨然成为“中国第一考”。

公考一族面面观

自习室里随处可见捧着公务员教材“猛啃”的学子身影,宣传栏里被密密麻麻的公务员辅导广告盖得严严实实,书店各里类公务员备考书独占鳌头———这是记者近日在北京某高校所见的场景。

“你国家公务员考得怎么样,还考不考地方公务员?”这些内容已成为毕业班大学生之间的流行问语。

“今年江苏公务员啥时报名?”大四毕业生赵军一边做着行政测试题,一边在公务员论坛里焦急询问。“我打算国考后再考北京、上海还有家乡山东的公务员”,像李天明这样不惜成本全国各地“飞翔”赶考的考生还不少。

近年来,公务员职位对基层工作经验要求越来越高,上班族考生也比往年增加。张丽是外企的高级文秘,在很多人看来她的工作是令人羡慕的,但她还是义无反顾地加入了“公考大军”。“收入还行,但没户口始终觉得是无根的野草呀!”张丽感慨,金融危机后不少外企减员降薪,还是公务员稳定些。

但赶考者中也不乏“裸考生”和“打酱油”的。虽然国考申论没写完,但小张对此显得很轻松,“我对国企的工作挺满意,但父母非要我考,为了给他们个交代,我没复习就去裸考了。”研一的孙晶坦言说:“我是来‘打酱油’的,这次国考只是想先‘实战演习’下。”

公考热之原因探究

公务员报考一年热过一年,大家趋之若鹜原因何在?

中国政法大学的就业指导中心主任解廷民认为,公务员工作稳定,待遇较好,医疗、养老有保障,社会地位较高,这些都是公务员报考“暴热”的缘由,“此外,公务员‘凡进必考’的招考方式较公开公平,也为农村学生‘鲤鱼跃龙门’创造了可能”。

“客观地讲,公务员还是有较大吸引力的。”职业规划专家、华图教育集团高级副总裁于洪泽表示,“由于就业压力大,许多大学生不放过每个就业机会参考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不少是家长的因素”。

另据某招聘网站相关调查显示,15.8%的职场人表示,国考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官本位”的思想依旧盛行,参加国家公务员考试是普通人走向仕途的一个便捷途径。

公考是否应理性看待

针对有些人放弃其他就业机会,孤注一掷考公务员的做法,解廷民认为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就业的路很多,不能把目光只局限于考公务员这一独木桥上。国家向基层倾斜的政策也有利于大学生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

某招聘网站近日发布的“国考”热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参加国考的百万大军中真正认为自己适合做公务员而选择报考的比例仅为9.5%。

“公务员是否适合自己,应有理性的职业规划不可盲从。”于洪泽指出,一方面由于公务员考试本身是择优考试,招聘人数有限,录取率较低,考上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另一方面,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当公务员,应先了解公务员的工作性质、内容是否附合自身的发展需要,根据自己的性格、能力、特长、爱好等来理智选择更适合自己的职业。

(编辑:叶玉娇)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