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广州将取消小升初推荐生制度 取消影响有几大?

广州将取消小升初推荐生制度 取消影响有几大?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邓仲谋    日期:2010/2/3    

近期一系列的新闻事件直接影响老城区的学位分布。一是广州市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会透露,将逐步取消推荐生制度。由于推荐生目前仅存在于海珠、越秀、荔湾三区,取消推荐生必将影响一部分学生的学位。二是老城区改造拆迁也是城中热点话题,拆迁是否带来学位变化。三是由于广州人口出现老龄化,荔湾等老城区的新生人口下降,使老城区的学位越来越有“剩余”。综合以上,本报求学指南年末推出“关注老城区学位”系列报道。今天推出第一期“取消推荐生,优秀学生如何获取优质学位?”

学生:

老城区2000余名尖子生受影响

前几天,东风路某小学六年级的莫同学,从报纸上看到了“取消推荐生”的新闻后,在与课外辅导老师讨论时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他觉得自己平时成绩达不到推荐生水平,取消推荐生制度对自己来说更公平。

据日前广州市教育局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的透露,广州将逐步取消推荐生制度,但可能年内不能实施。课外辅导老师称,家长当初送莫同学来辅导,是想让他“跳一跳”,摘到“推荐生”这个桃子,如果推荐生落选,也为6月份的16所“民校联考”打打基础。现在取消推荐生,只有寄望于“民校联考”了。

推荐生制度的变化有多大的影响面?据记者了解,目前广州市实施推荐生制度的只有海珠区、越秀区和荔湾区三个区,而白云、黄埔和天河是实行对口升学制度。

海珠区2009年实际推荐生数为873人,越秀区2009年参加第一批电脑派位的学生(即推荐生)有1410人,荔湾区的推荐生较少(2008年仅140人),据估计,本次推荐生政策变化将影响到老城区二千余名尖子生不得不改用另外的渠道获取优质学位。

家长:直呼“急死人了”

取消推荐生直接影响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学生升学,对此变化,家长观点明显分为两派,一部分成绩优异的家长反对取消推荐生,因为没有推荐生,孩子有可能电脑派位到差学校,或就近入学直升到附近的一般初中。而对于成绩平平无望成为推荐生的家长,则赞成取消推荐生,因为这样使自己的孩子多了一些进入省一级或市一级学校的机会。

有关取消推荐生的讨论在各大论坛也“炸开了锅”。在广州妈妈网上,有网友反对取消推荐生;也有网友认为这对平凡的孩子是件好事。有网友感叹:政策想变就变,做家长真难啊。更有网友则直呼:“今年究竟有什么变化?急死人了。”

学校:16所“民校联考”预计更热

与家长们的反响一样,公立初中对于取消推荐生制度,“阵营”也异常鲜明。原先可以招收推荐生的省一级或市一级学校希望挽留推荐生,而稍弱的学校则希望尽早取消推荐生制度。

对于“名校办民校”而言,取消推荐生无异于是一针“兴奋剂”,将使更多的小学尖子生报读这类学校。而16所“民校联考”将成为这些尖子生拿到“入场券”的最为重要的一次考试。

“去年几千人报考,只招270人,今年有可能更多的优秀学生来考,但学校招生人数不可能扩大,所以有可能竞争更大,但是不是这样,还要看现实。”广州市育才实验学校校长李统耀表示,2001年,广州市也取消过推荐生,但那时学校刚刚创办,没有形成气候,大家都不知道,250人招了二三次,现在形势不同了。

取消推荐生之后,还有一部分尖子生会流向社会力量办学的民办学校。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副校长刘沙认为,“虽然名额不大,但这个政策着眼于教育公平,对于民办学校是个好事。”

老师:取消推荐生可减轻学生压力

天河区2008年小学升初中全面取消推荐生,当时有700多名按原制度可入读好初中的学生受到影响。回顾一年多来的实践,岗顶某小学的黄老师认为,这个政策减轻了小学生的压力,兼顾了教育公平。黄老师介绍,在取消推荐制度之前,他所在学校按照五年级表现占30%,六年级表现占70%的比例来严格评定学生,而这种表现评定中学习成绩又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使得学生小小年龄就要在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身心受煎熬。

“除了成绩,推荐中比较看重学生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如果是班干,获得三好学生等称号的学生获得推荐的几率就会比较大。所以不可避免的就会埋没一些有专长但不善与同学老师打交道的学生。”

黄老师还认为,奥数、数学竞赛、英语竞赛等往往会成为评价学生素质的体现。很多学生为了拼进“推荐名额”而报读兴趣班,但是这种兴趣班并非自己真正喜欢的,所以变相对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压力。

学者:取消推荐事关教育公平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冯生尧教授认为,“如果学校间在教育水平相差很大的背景下,实行推荐制度才比较合理。如果学校间的教育质量相差不大,就没有必要实行推荐制度。因为推荐也罢,考试也罢,只会加重学生压力。”

有关人士认为,现阶段取消推荐生制度,会产生引发各种新矛盾,导致了新的不公平。冯生尧教授认为,要实现教育公平,还是要靠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各个学校之间的教学差距要尽量缩小,但均衡化并非绝对平均化。

此外,还要做好学校的特色办学道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有了多种选择,学生的分流就会比较理想。

链接

“广州推荐生制度”来龙去脉

1990年,新的升学方式先在海珠区进行试点,1991年试点效果明显,在全市推开“电脑派位+推荐生制度”、优等生保送、特长生制度等升学方式,取代了原有的小升初升学考试制度,小学升初中不再以分数论英雄,成为全国首创。

2001年,推荐生制度因为被人诟病而突然死亡,直到2005年,又以“考虑到教育的公平性”而由各区自行实施。2006年,黄埔区取消推荐生制度,越秀“变脸”为两次派位。2008年,天河区取消推荐生制度,荔湾推荐生减少一半。今年,广州市教育局表示,今年将逐渐取消推荐生制度。

(编辑:叶玉娇)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