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南京理工大学获悉,从今年9月起,学校将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校级实验班,实行“2+X”学习模式。这些优秀学生前两年修读基础课程,从大三开始,根据学生和导师共同协商,学生可根据兴趣决定未来的专业方向和学习课程,也可以由学校送到国内外著名大学去学习相关课程。
“新一轮的方案是在总结学校10年来培优班经验的基础上实施的。”南京理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宗士增介绍,从1999年成立培优班以来,学校培优班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学生在各类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免试研究生率基本稳定在70%左右。但由于培优班按照学科大类设置,课程设置要兼顾多个专业,造成课程设置数量过多、学生课业过重等问题。
根据南京理工大学新出台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案》,今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将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校级实验班。校级实验班涵盖机械工程、电气信息、材料化工三个工科类别,由学校统一组织管理。学校将在全校的博导和硕导中选拔教师,单独指导校级实验班学生。与普通本科生需要修完180个学分才能毕业相比,校级实验班的学生只需要修完140个左右的学分,课程压力大大缓解。课余时间,学校将鼓励实验班学生参加各种科研和学术活动,为他们成为相关领域的领军人才打下基础。
“实验班学生一般3-4年能完成本科阶段的学习,如果他们愿意继续深造,可以直接攻读研究生,再用1-2年完成硕士阶段的学习,3-4年可以完成硕博连读。”宗士增表示,每年新生入学后,学校将通过选拔考试的方式,并结合高考成绩及高中阶段各学科、科技竞赛获奖情况确定进入校级实验班的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不能达到学业标准要求或无法适应的学生,将被退出实验班。同时,一些品学兼优的学生可增补进入实验班学习。
(编辑:叶玉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