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政协委员呼吁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政协委员呼吁建立就业预警机制

来源:人民政协报    日期:2010/4/20    

去年由于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今年这种状况仍在延续。2010年普通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630余万,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往届未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更大。而当前国内经济回升内在动力仍然不足,结构性矛盾仍很突出,宏观就业形势仍很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也不容乐观。

中央和各级政府及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今年的报告中提出中央财政投入4.33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将高校毕业生就业列入其中的重点之首。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各种政策固然对解决毕业生就业的燃眉之急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但是就业问题决不是一项临时性的任务,不能仅靠权宜之计来解决。相关政策措施的实施情况和后续效应值得关注。

比如,毕业生的就业见习在一定时期缓解了就业压力,但毕竟不是有效就业,见习后的就业仍然是一个问题,因此这只能是某一特殊时段内的应急措施。又如,增加全日制专业硕士招生名额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教育结构和培养模式的改革,但在促进就业的意义上究竟成效如何,需要经过认真调研和反馈的过程。培养方案、学科结构与发展方向需要与之配套,哪些专业学位需要大力发展,哪些需要控制规模,也需根据学科发展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布局设计和调整。从实际就业的角度来考虑,缺乏工作实践经验的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的毕业生是否有就业的竞争力,是否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报考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生是否踊跃,生源如何,都需要时间和人才市场的检验。何况几年后,专业硕士仍有就业问题。

从形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来看,仅有临时性的措施也不解决根本问题。大学生就业紧张状况受大学扩招、就业市场需求波动及结构性问题、大学生的心理预期过高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并难以在短期内消除。尤其值得高度重视的是,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表象背后,存在着系统性的偏差:一是在用人方看重文凭的导向刺激下,盲目追逐文凭的择学取向反过来导致了文凭含金量的降低和文凭在就业市场上信任度降低,由此造成恶性循环;二是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状况依然并存,即使是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结构性的“就业难”仍然是主要矛盾,不能以“大学生竞争淘粪岗位”这样的特例,以偏概全地掩盖就业的结构性矛盾。

因此,按照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建立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系统导向机制,以促进供求关系逐步趋向合理,并根据特定情势的需要配置相关紧急措施,才能从根本上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使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服务社会、面向世界、走向未来。

(编辑:叶玉娇)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