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多元化、独立创新、热心公益、面对众多压力
日前,由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名人堂》栏目和华硕电脑联合主办的“寻找梦想行动派,80后一代成长分享记”大型活动在北京启动。能否以年代来划分人群,什么是80后的集体特质,社会应当以何种视角审视这一群体,本次活动尝试以理性分析代替感性认知,通过大量的调研和研讨打破80后的成长和发展迷局。
作为80后一代第一次在国内主流媒体所展现的成长分享记,本次活动云集了众多80后精英和社会名人、学者。此次活动,主要是针对80后一代在成长道路上所遇到的困扰和坎坷,帮助他们寻找行为坐标。而此次活动邀请的80后偶像们,无疑称得上是这一代人中的佼佼者,这批年轻的偶像们身上也反映出了80后一代人的众多特质。
●八零后特质之一:梦想多元化
2010年是第一批80后的而立之年。30岁对一代人来说,意味着成熟,也意味着责任。他们时尚而富有朝气,才华横溢又创意不凡。与前辈们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略有不同,80后一代人似乎更遵循“同一个世界,不同的梦想”的理念,他们渴望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实现自我。
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偶像。本次“寻找梦想行动派 80后一代成长分享记”大型活动也推出了诸多80后偶像。“激情创业行动派”李想、“热心公益行动派”陈词、“完美工作行动派”飞鱼秀、“疯狂爱好行动派”田原、猫耳宝贝蒋璐霞、韩庚、蒋小涵、高晓攀——这一个个公众耳熟能详的80后名字,已经成为80后群体在创业、工作、爱好、公益等方面用行动实现梦想的重要代表。
与80后不同,作为一个40后,著名慈善家李春平说到梦想时很感慨:“我当年没有过自己的梦想。当年我妈妈半夜三更给我叫起来说:孩子,明天你要当兵,到部队去之后,要争取入党、提干,你是属于党和人民的。到部队之后我牢记母亲的教育,那就是我的梦想。而现在年轻人的梦想多一点,很多人想当大明星,想当特别有头有面的人,但是我要说,不管有什么梦想,最后归根结底咱们还要回报咱们的社会、回报咱们的老百姓,有钱之后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八零后特质之二:热心公益
随着社会的多元化发展,带给80后的不仅是个性、梦想等的多元化,还有另一个越来越引起80后关注的方面,那就是公益事业。
爱心蚂蚁的创始人陈词一直在坚持做公益事业。刚刚过去的暑期,他带队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山区支教。 就在这次支教活动中,大部分志愿者都是来自大城市里的80后。“他们到四川以后,比较潮湿,会长虱子,又痒又疼,但是他们还是坚持下来了。”陈词说:“最近四川天气非常差,经常发生泥石流,我们遇到了连续四天的降雨,断了五天的电,一包方便面四个人分着吃。到了这种地步,说我们没有痛苦是不可能的,但是我们坚持,我觉得我们是把这种痛苦转化为一种力量、一种快乐,我们是痛并快乐着。”
就这样,作为一个80后,陈词一年中有一半的时间在做公益事业,“我其实也不是专职,我做这个事情没有任何报酬,也没有人给我支持,可以说,这是我的梦想。”
关注公益事业的不仅仅是陈词,很多80后都比以往几代人更关注公益事业,比如80后偶像韩庚。“ 80后,像我们这样的年轻人,都希望能够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今天有这么好的条件,这么好的环境,希望每个人出一点力量帮助更多的人。其实我很喜欢做公益的事情,也一直在鼓励我的歌迷做公益活动。”韩庚表示。
●八零后特质之三:独立、创新缺一不可
汽车之家CEO李想可能被很多创业课堂当做80后创业成才的典范,他小时候梦想做总经理,于是高三时候毅然退学,自己开公司。从最初几千元的进账,到一亿以上的身价,时间不过短短四年。这个年轻的80后用自己的行动和成功,诠释着80后身上那种独立而不乏创新的精神。
“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信心,而且每个阶段信心的层面会不一样。有的人会说我们80后这帮孩子非常自信,甚至有点自负,我觉得根本不是。自信属于极少数人,80后的大部分人一点都不自信,而且不自信到一个极致,因为被家长打压,被社会打压。我在带团队创业的过程中,最有乐趣的事情就是让越来越多的人可以自信起来,能够发现自己的价值。大学毕业、能够走完义务教育的人,我觉得都是金子,而最重要的是把金子的光芒发挥出来,要自信,要相信自己是一个金子,并像金子一样要求自己,而不能别人说你是铁,就按铁来要求自己。”
●八零后特质之四:开始成为中坚力量 面对众多压力
随着时代发展,80后一代正逐步成长为社会构成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并开始承担着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希望。但与此同时,有调查显示,目前住房、婚恋、就业、父母赡养等现实压力,正在成为80后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
到底80后一代关心什么,他们活得开心吗?他们生存状态是怎样的呢?“经过大量的讨论和调查发现,现在的确非常多的80后有想法,有创意,懂创新,但同时也的确面临一些困境。”华硕电脑中国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及新闻发言人郑威说道:“现在的很多现实压力,如就业压力、结婚压力、住房压力等等,让很多80后的朋友们有一些喘不上气来,很多人为了生活放弃了自己的梦想。”
对此,《名人堂》制片人、主持人路彬彬也说道:“可能有的朋友跟我一样有个想法,凭什么是80后,我们每一代人都是某零后,我也曾为此纠结过。但是后来有朋友跟我讲了一个例子:我们是70后,当年我们做记者的时候,可以用每天的工作,甚至每一篇稿子、每一个节目算出我们为那套梦想的房子挣出多少平米,所以那时候每个人的现实和梦想之间距离很近。但是今天的80后,可能一辈子的工资也算不出多少平米。我想80后这代人确实跟前面几代人不一样,他们拥有最多的信息,却也拥有最多的茫然;他们拥有最多的选择,却有着最少的动力。所以我想今天最有价值的事情,也许是我们可以联合更多的希望输出自己价值的企业家,能够关心我们中国未来的栋梁,能够把他们的目光,投向面临更多迷局的80后一代们。”
链接:科学调研尝试破解80后成长谜局
80后的成长关系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究竟是环境制约了成长,还是80后改变了环境?80后到底跟社会上其他人群有什么不同呢?在日前起动的“寻找梦想行动派,80后一代成长分享记”大型活动中,主办方将联合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专门针对80后生活形态和发展路径进行权威调研。
据悉,本次活动是由北京电视台财经频道、《名人堂》栏目和华硕电脑联合主办。北京电视台《名人堂》制片人、主持人路彬彬介绍,社会上对80后的种种是是非非大多就事论事,缺乏科学的调研和数据支撑。80后充满梦想,爱好创新,那么有多少具体的数字呢?80后的就业和生存压力大,那么究竟大到多少呢?因此,通过权威的调查,相信会得出一份量化的分析数据。
数字一百市场研究公司董事长康雪梅谈到:“我们公司内部最近做过一个‘畅想十年’,公司的80后对于未来的畅想基本上都包含几个重要因素,如他们都会考虑父母和公婆。有个孩子说,我要买三套房子在一起,这样可以让我的父母和公婆住在一起。二是生两个孩子,一个孩子太少了。其实能看到,80后已经是一个人群,而且有他们的规律在里面。因此,我想可能不仅需要感性地感知他们,还要理性地调查他们,这样才能得出一些科学的结论。”
与此同时,华硕电脑中国业务总部副总经理及新闻发言人郑威也表示:“华硕公司1989年创立,2010年进入到第21个年头,所以也是一个标准80后。作为最年轻的五百强,我们也一直关注年轻人的成长。提出‘爱梦想 做自己’,就是希望与年轻人共勉,通过这个活动,鼓励80后坚守梦想,积极行动。”
目前,只要登录新浪博客首页“寻找梦想行动派”活动专区,即可参加“最IN梦想行动派”网络推选、“梦想行动夺宝记”、“6070VS80观点大对决”等活动,为自己喜欢的80后梦想行动派偶像投票,并发表锐利观点,展现年轻一代的青春风采。红杉资本创始人沈南鹏、“奋斗”主人公原型——科宝博洛尼CEO蔡明、出版人路金波、学者张颐武、知名评论人石述思、谭飞、杨石头等也将以80后观察团身份与网友沟通交流。
在历时近半年的活动中,将全景式呈现80后一代的成长历程、生存状态和真实梦想,充分展现正在成为社会中坚力量的80后集体风采。活动内容包含发动网络力量的“谁是梦想行动派”推选、行动体验“80Bus”梦想出行记、与知名在线市场调查公司数字100联合推出的“80后生活情态与发展路径大调查”,以及华硕《名人堂》80后特别节目展播季等四大板块,将会是本年度最具社会价值和青春感召力的80后一代群体关注事件。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