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的浪潮渐行渐远,中国的教育机构就迎来了一轮海外上市融资的热潮。从今年的8月到11月,相继有安博、环球雅思、学而思、学大等中国教育集团在美国上市。上市到底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什么?上市对中国教育市场究竟利大弊大--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近日对上市机构负责人进行了采访。
国内教育类机构今年扎堆海外上市
继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2006年9月7日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从而开创了中国教育企业海外上市的先河之后,今年对中国教育机构来说又是个不平凡的一年——因为今年在海外上市的中国教育企业之多可谓史无前例。
8月5日,安博教育集团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挂牌,募集资金1.07亿美元。
10月8日,环球雅思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10月20日,学而思教育集团以10美元招股价登陆了纽约证交所。
11月2日,学大教育集团也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
据了解,目前国内各类在册培训机构有10万家左右,涉及婴幼儿教育、海外留学、职业培训等诸多领域,其中80%的教育企业有融资需求,近50%教育类企业有上市计划。据不完全统计,去年至今有近5亿美元风险投资流向教育培训行业,在这么大蛋糕的诱惑下,国内多家具有实力的教育类企业纷纷选择在海外上市。
上市对中国教育市场有利有弊
目前,中国共有8家教育类企业在海外成功上市,而市场预计今后这一数据还将变化。但在多数业内人士看来,教育类企业海外上市后对中国教育市场来说有利也有弊。
利处一:融资有利于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首先,学大上市募集的资金将用于产品、内容、教材、运营模式、教学平台等方面,以便更好地满足学生和家长的需求。”学大教育创始人兼CEO金鑫告诉笔者,“其次,借助内部网络优势扩张企业,学大的目标是在2010年至2012年,每年成立70家学习中心;三是可以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盟学大;四是将会并购一些优质企业。”
环球天下教育运营副总裁武印霞也表示,2011年环球雅思将以出国考试雅思培训、托福SAT培训、出国留学、海外游学、多语种培训、职业考试在线学习、学前少儿培训、中小学同步辅导、图书出版、加盟连锁等诸多方面为重点,并逐步向增设校区、扩充人才、加大营销、兼并收购等方向投资;此外,2011年还将加强对市场营销投放,扩充校区,开设新项目以及加大学前教育、中小学同步辅导、网校等方向的投资。
而安博分管国际合作与投资者关系副总裁浦翠玲也指出,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提高服务品质,包括教师培训、授课内容研发;另一部分则用于战略性并购以及学校和培训中心升级扩建等方面,为更多学习者提供终身教育服务。
利处二:进一步规范培训市场
“企业上市实质上是规范教育培训市场的一个过程。企业进入资本市场后,企业的方方面面都将进入投资人的视线之下:报表可以显示出你的业绩怎么样?可以促使企业必须盯住每个月甚至是每一周的赢利目标,以免被资本市场快速抛弃。而这样又有利于教育类市场健康持续发展。”学大教育创始人兼CEO金鑫表示,“但不能说没有上市的企业就不是一家好公司,而一家结构好的企业同样可以引领市场。以学大为例,近几年来我们始终保持着一个良好的发展态势;而上市之后,更加追求健康、有序、良性、快速的发展,并注重教学质量、产品、运营平台、管理架构等‘内功’打造。”
环球天下教育运营副总裁武印霞认为,企业上市后,随着资金的进入,将有利于企业提高校区环境、校区设施等硬件建设,利于学生学习,确保学生的诸多利益;同时,有益于教育诚信度、品牌度的逐步提升;此外还有助于提高民办教育的门槛,吸引更多精英人才进入教育行业。
同时应该看到,上市后的问题也在逐步显现。
问题一:教育理想与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之间难以实现平衡
北京普育学业素质成长中心主任廖祥兵指出:“毋容置疑,上市可以推动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但当一个教育理想需要付诸实施的时候,教育理想可能会因为暂时不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而被搁置。而唯有公益基金模式,才可以支持教育,从而避免过度商业化。”
问题二:部分尚未上市企业会盲目跟风、攀比
环球天下教育运营副总裁武印霞表示,最大的弊端是一些尚未上市的教育类企业,可能会过于看重上市的财富效应,忽略企业自身建设而盲目跟风与攀比。她说,“事实上,一个有10家上市公司的行业,就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而资本市场投资者的利益诉求,可能会导致一些上市企业更加注重利益回报,最后必然会忽略教育的均衡性、公平性。”
问题三:过度竞争有可能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北京民办教育协会副秘书长马学雷指出,龙头企业上市之后,必然催生行业的购并、整合。因此,对于整个教育培训行业而言,应该理性对待。毕竟恶意竞争、过度竞争必将影响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马学雷指出,对有需求的学生而言应该清楚,尽管企业上市会成为行业标杆,但学校的教育质量至关重要,对学校宣传也要认真分析,对招生简章、财务收费凭证都应保存好,以备不测之用。此外,对于跨年度收费,一次性交费或收取两三年培训费用,一定要慎重选择。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