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超额完成就业工作目标
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本
有人说,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此言不虚。刚刚过去的2010年,我省坚持扩大就业与稳定就业并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将2.2亿元财力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强化公共服务和职业培训,全方位促进就业增长,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超额完成了就业工作目标,为民生之本夯实了基础,为千家万户点燃了生活的热情。
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工作责任
数字:2010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9.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
“把岗位送到我家里,太感谢了!”去年底的一天,家住海口市金花路的下岗职工姚伦万拿着劳动合同书,激动得不知道说什么好。他下岗9年,配偶也没有工作,属于零就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夫妻两人经常以摆地摊、打零工维持生计。省人力资源开发局负责人一行登门送来公益性岗位——海口市海府路街道办事处公共安全维护员,月薪1200元。这下子可解决了老姚的心头之忧。
就业工作作为民生之本,在我省受到了空前的重视。2010年,从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工作责任入手,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卫留成,省委副书记、省长罗保铭对民生和就业问题进行调研,并多次作出重要指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就业再就业工作,将“就业和再就业工程”列入“2010年为民办实事十大工程”之一,在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确保每个零就业家庭和失地农民家庭至少有1名适龄劳动力就业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目标任务,向社会公开承诺。
为强化市县政府对就业工作的领导责任,省委、省政府决定把城镇新增就业人数等五项就业指标列入市县年度工作考核范围。
为确保就业资金全面落实,2010年省委、省政府筹集2.2亿元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其中中央财政转移支付1.85亿元,省财政和市县财政投入3500多万元。这一年,全省地方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增长13.8%。
为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省政府专门下发了退役士兵培训的相关规定,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焕明说,该厅还会同有关部门出台了减轻企业负担、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外国人就业管理等文件。通过强化各级政府的责任,确保了我省就业再就业工作有效开展。
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数字:2010年全省高校毕业生3.8万人,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5%
“您要办的业务在自助柜员机上就可以办理,请这边走。”作为交通银行海南省分行就业见习生的小张,在银行营业厅为客户做着指引。小张说,通过半年的大堂助理见习,自己和人打交道的能力强了很多,性格也变外向了。一年来,我省组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目前已在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上百家就业见习基地,提供见习岗位7000多个,开门招聘见习生。见习生的岗位覆盖了各行各业,从一线操作到技术、管理岗位应有尽有。在见习岗位上,不少毕业生快速成长,其中一大批人得到了单位录用。
去年9月,从上千名报考者中脱颖而出的80名“三支一扶”毕业生从海口出发,奔赴我省8个市县开始进行支教、支农、支医和扶贫服务工作。“三支一扶”仅是毕业生就业的示范性工程之一。为了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省教育厅、团省委等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大学生“三支一扶计划”、“志愿服务中西部计划”、“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计划”、“大学生村官计划”,选聘和选调 1400多名大学生到乡镇基层工作。
为了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我省还使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毕业生招聘会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对接会”等招数,全省通过举办大中专毕业生供需洽谈会、“民营企业招聘周”等活动,共提供岗位约5万个;加大对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指导力度,组建了“海南省青年就业创业志愿辅导团”,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情暖天涯”大型专场招聘会、“海南职场·民企有约”人才招聘会、“琼州英才”招聘会……2010年,我省人力资源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态势。业内领头羊省人力资源市场全年举行的招聘会和需求人次达到上年同期两倍以上,全年约有超1万家次用人单位进场招聘,共提供就业岗位24万人次,增长3倍。
2010年,在高校毕业生总数达3.8万名的历史高位上,我省毕业生就业协议签订率超过85%,连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零就业家庭基本动态清零
数字: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66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1.2万名,开发公益性岗位5025个,帮助超过99%的零就业家庭实现至少有一人就业
省农牧业总公司下岗职工林某,只能靠平时打些零散工维持生活,还要供养小孩读大学,长期属于低保家庭、特困户。最近他获得公益性岗位——劳动保障协管员,这样每月就可以领到固定工资1200元,还享受完善的社会保险。拿到劳动合同书的林某感动地说:“有了这份工作,我们的日子就好过多了!”
一年来,我省就业部门组织开展了“就业援助周”、“送岗位、送温暖”等专项帮扶活动,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近百场,为各类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岗位超过3万个。在特大洪灾面前,就业扶助带来温暖,我省下发了《关于做好灾后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开展职业培训、强化就业服务、对受灾个体工商户给予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开发公益性岗位支持重建工作。
为了帮扶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就业,省人社厅、省总工会和省残联等有关部门,加大了部门联动开发公益性岗位的力度。全年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5025个,完成年计划的100.5%,帮助零就业家庭基本实现动态清零。
农民工就业有了服务平台
数字:2010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9万人
对农民工工作的重视程度,从我省积极制定政策,出台了《2010年海南省农民工工作要点》可见一斑。这一年,全省统一为农民工开展就业服务活动,在全省组织开展了以“服务进城务工,帮助就近就业,扶持返乡创业”为主题的“春风行动”活动,为农民工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仅这一项活动就帮助2.36万名农村劳动者实现就业。
过去的一年,我省强化农民工服务平台建设,启动了省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工程,为农民工就业提供网络化服务迈出了新的一步;全省204个乡镇中已有198个建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海口市琼山区、儋州市、万宁市因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琼中、文昌、儋州被国家确定为就业和社保建设服务设施试点市县。
令人振奋的是,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的定心丸,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去年在我省得到了延伸和完善,出台了《关于建立交通运输行业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的通知》,我省建筑、水利水电和交通运输3大行业得以建立起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