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担心学历低、实习经历匮乏,多数求职学生对工资的心理预期不高。来自扬州的李同学被问及工资期望时,不敢开“高价码”,说月薪2000元左右就能接受。而不少企业认为,大学生普遍缺经验,企业只好让新招聘到的学生先实习一段时间。2011年2月20日《新民晚报》
笔者想,这可能是求职者与招聘单位的心理预期,但总给人感觉月薪2000元左右不算多,比在家享受拿养老金的也高不了哪去,甚至可以说“捉襟见肘”,还不如拿养老金拿得多。有报道就介绍过,有退休后所拿的养老金,足可以让“啃老族”和“奔奔族”们衣食无忧的。
大学生在求职时,说2000元左右就可以了,可见之要求也着实低调了一点。从大学生求职只要2000元左右可以,以及企业对求职者的认知程度,认为大学生普遍缺乏经验这个角度看,出现“用工荒”和企业“招聘难”就不足为怪了。一方面可以说,教育在某些方面还需要改进,特别是技能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不多。如果大学生毕业就有实践经验,并且很快为企业做出一些成绩,那么企业在招聘员工时,就不会认为大学生缺乏经验而拒绝接受。在这方面国内已经有不少高等院校已经在培养实用性人才做了大量的工作,实行校企联合,企业与学校签定供需合同。学生一旦毕业就可以为企业所用。另一方面,企业如果真诚地善待员工,对待企业员工福利待遇方面给予一定的回报,那么招聘难的问题就不是难问题。本来就业形势就不太乐观。在一般人眼里,找一份工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结果还出现“用工荒”,岂不是令人啼笑皆非。尽管出现“用工荒”的问题,比较复杂,但是人性化待人还是“暖人”的。如果求职者适应了企业的需求,那么企业还会只出2000元左右的招聘待遇,何况现如今的市场行情,比起以往又不同,随行就市,物价行情看涨,这样的招聘待遇岂不是太低了,尤其是大学生的招聘条件。在上海这样一个大都市的环境里。月薪2000元左右能管什么?
因此,笔者以为,这样的月薪可能是“门槛费”,一旦大学生有了用武之地,施展出自己的才华,其月薪远远不是这个数,几千元,甚至于上万元还在后面。月薪2000元只是个心理预期,是最基本的条件。切记,莫要把拿2000元月薪就满足了,而降低自己的能力!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