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培训市场火热难掩乱象 有资质机构不到三成

培训市场火热难掩乱象 有资质机构不到三成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6/28    

“带着孩子在小学门口逛半个小时,手中收到的各类培训机构的传单不少于十张。”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培训市场的火热。然而,受利益驱使,市场出现不少培训机构承诺不兑现、霸王条款、夸大宣传等消费者难以回避的隐痛。培训市场繁荣的表象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乱象?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有资质机构不到三成

目前,市区培训机构到底有多少家?业内给出的数字是500—600家。实际上,从打出广告公开招收学生的培训中心,到隐藏在居民小区内的家庭作坊式培训点,这个预估数量远远小于实际数。那么,在这些大大小小培训机构中,多少有正规资质?市教育局统计数字表明,市区有注册的培训机构70多家,此外,还有几十家由市劳动部门审批的培训机构。“有资质的不到总量三成。”业内人士小王称。

“所谓的正规资质是指获得《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小王开设了一家培训机构,他并不避讳地告诉记者,自己也没有拿到办学资质,因为“审批越来越严格,培训中心要求300平方米以上的场地、10万元的注册资金、培训学校要求500平方米以上的场地、30万元注册资金。此外,教学场所还须有公安、消防以及房屋质检部门的安全合格证明等。”据了解,去年入驻泉州的一家连锁培训机构,就曾因租用场所消防验收不合格而未能通过教育部门审批。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开办的培训机构,有些是采用“分部”的形式“借用”其他机构培训资质,也有些是在工商部门注册一家教育咨询公司,再租几间教室、找几位老师、起个吸引眼球的名字,就进入这个行业了。实际上,按照规定,这类教育咨询公司是不能开展社会培训的。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

有资质的培训机构少,在各类培训机构中从业的人员,大多也缺少资质和经验。一位家长称,自己送孩子到一家琴行学习钢琴,前一节课,老师告诉孩子,“一台钢琴有88个琴键”,后一节课,另外一个老师则声称,“一台钢琴有83个琴键”。最后,这位家长自己到网上查询,才得出“一台标准钢琴88个琴键”的答案。连基本常识都会弄错,其专业水平不得不让人生疑。

“师资队伍良莠不齐几乎成为培训机构的普遍现象。”熟悉培训行业的黄先生告诉记者,培训学校的老师主要分三类:第一类是各类中小学的任职教师,大多以兼职的形式在培训学校任教;第二类是培训学校自己招聘的专职教师;第三类是一些大中专院校的学生,大多是在暑期兼职。

“一般来说,最受欢迎的自然是各类学校的在职教师,因为这些教师有资质、有经验,但是教育部明确规定,禁止在职教师到校外兼职授课。”黄先生称,退而求其次,目前一些较为正规的培训机构都在打造自己的专职教师队伍,但是,从整个行业来看,专职教师的比例依然很低,仅占1/3左右。而兼职教师大多是一些没有教学经验的学生,流动性大,不好管理,教学质量也难以控制。

管理手段过多过杂

为了招揽生源,一些培训机构在宣传中夸大其词,实际却难以兑现。比如,承诺小班教学,结果变成了二十多人的大班,还是不同年龄段混在一起上课;承诺的开课时间由于招生不足而不断延后;承诺名师教学,到暑假结束学生都没能和名师见上面等。

目前教育培训市场的“乱象”,一定程度上与缺乏行业监管有关。据了解,目前教育培训机构办学监管涉及教育、工商、劳动、民政等多个部门。例如,艺术学校及IT培训由劳动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掌管;教育部门负责审批发放《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但工商部门审批的营业执照中也含有“教育咨询”和“文化培训”。审批标准和管理手段过多过杂,反而导致了“表面多头管理,实际无人管理”的局面。

(编辑:dingrui)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