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继续加强就业工作与招生、培养联动机制,就业指导与服务的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201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顺利开展。截止6月25 日,全校应届毕业生6702人,总体就业率92%,其中研究生就业率94%,本科生90%,专科生90%,且用人单位的满意率高。本科生中,直升和考取研究生856人,占本科毕业生的28.2%,比2010届略低,出国人数为721人,占本科毕业生的23.7%,与2010届毕业生持平;研究生中,出国和升学(博士后)人数为298人,占研究生总毕业人数的8.6%,比2010届毕业生略高。毕业生签约就业的企业类型依然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医疗卫生单位。从就业地域来看,80%左右签约上海,其余同学选择地区依次为北京、广东及江浙,就业地区分布趋于合理。
校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按照“立足上海,面向全国,辐射长三角”思路,为毕业生与江、浙等各地政府搭建桥梁。在原有16个实习基地的基础上,与上海城建集团、临安人事局、昆山卫生局、上海烟草等单位建立了实习基地。除了内联外拓就业渠道,学校在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复旦就业创业工作站的服务载体下,积极整合了校内外创业资源,与创业校友、知名企业大力合作开展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届毕业生中有20余名同学开始了他们的创业之路。
同时,复旦大学注重学生择业观的引导,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服务收效明显,定期举办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主题月的系列教育辅导,推出“生涯发展联盟”等专项培训。通过生涯工作坊,经验交流会,公务员、村官等专项备考讲座,简历、面试实习指导等活动20余场,覆盖人数达到3000余人,以进一步提升低年级和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同时,针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不顺利的“双困”学生、求职不顺利的少数民族学生以及残疾同学建立“信息库”,专门成立“绿色服务通道”,由职业咨询师为他们做定期咨询辅导,了解其实际困难,缓解其心理压力,在此基础上,提供适合的就业岗位信息,并向用人单位重点推荐。截止6月25日,绿色通道的256名学生中,有近220位已顺利就业。此外,针对2010年世博会志愿者及有明确赴外地求职意向的同学,我校也开辟了专项推荐引导通道。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