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面对实习企业学生怨言多 咋化“怨言”为“美言”

面对实习企业学生怨言多 咋化“怨言”为“美言”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8/8    

某招聘网站调查显示,学生容易引发“怨言”的地方主要是职位名不符实和工作成本担负。很多在校生抱怨,“助理、专员”的背后,可能仅仅是一名从基层做起的客服,或者莫名其妙成了一个每天煲电话粥的销售,而专业知识和相关技能,得不到有效实践。

此外,大学生实习期间的一些必要的工作成本支出,比如通信费、车费和午餐多数未有“事先约定”,一旦费用发生,大学生常常不知道是否可以报销,即使提出后,也多半因为没有在事先申请遭到拒绝。

而企业也容易引发“怨言”,主要是说走就走,公私不分。有的学生缺乏约束性,实习生工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很难保证。正式员工须提前30天提出离职,但缺乏经验的实习生们往往今天提出,明天闪人,过两天来结算报酬,使得企业来不及找到后备,导致正常工作中断,企业支出不减少。另外,工作期间,上网、电话聊天、看视频等等。一些实习生表现散漫,工作想当然,常常使主管或者所在团队的其他成员感叹“多一人不如少一人”。

如何化“怨言”为“美言”?

如何化“怨言”为“美言”呢?其实工夫全在学生自己。广西女孩小钟这个暑期在深圳某报社实习,从遭受冷落,到获得信任,有一份自己独特的经历。实习之初,小钟就遭遇了一个“下马威”。那天,老师带着她去找民生新闻部的主任要实习名额,但主任说实习生已经来了六七个,所以拒收了。第二天,小钟又鼓起勇气去报社,楼上楼下一番折腾之后,才在娱乐部找了个“空缺”。

实习的第一感觉是吃力,每次稿子交上去,都要被编辑改得面目全非。后来,才渐渐适应。两个星期后,小钟得到了编辑的认可。报社要找一位美编实习生,编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她,小钟也由自己实习“碰壁”到成为了同学实习的介绍人。

(编辑:dingrui)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