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篇报道,讲述的是女大学生梁婷在火车上检到一个钱包,里面有近万元现金和信用卡,她立刻与失主联系,做人诚信的品质感动了失主所在单位,本来这个单位只收研究生,却破格录用梁婷为公司成员,因为她的优秀品质为她加了分,成为打开求职大门的金钥匙。
从这件事情之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在重视专业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对职员个人品德的重视。大多数的求职者都要经过投简历和面试两道关口。简历,是对我们能力的简要概括,是间接吸引用人单位的媒介。企业也借用简历对求职者作一个初步的评判。而面试,才是关键的,企业不仅要考察简历有没有掺水,更为关键的是要观察求职者的个人品性。在求职过程中,不少人因为细节问题而被刷下来,很多人因此忿忿不平。其实这是没必要的,在企业看来,个人修养在细节上最能体现,当然要考察这一方面了。
也许有人会说就因为拾金不昧而录用一个人,这也太草率了吧。其实不尽然,企业对求职者竖起两道门槛:能力,人品。选拔人才时,德才俱备者为先,两者难全时大多会取才浅而德高者。虽然梁婷学历差了一点,但在人品上却高出很多,而且学历低并不代表能力差,两相权衡之下,单位当然就要她了。
因为诚信而被录用也指出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大众身上这一品质的缺失。正因为稀少,所以才显得珍贵,才会在招聘中成为砝码。用人单位重视诚信也不是什么新鲜事。诚信,可以说是企业的基本精神,是企业的立足点之一。前几年的打假热潮,近些年的质量万里行活动,都是针对企业的诚信问题而提出的。社会开展如此频繁而大规模的活动,在显示对诚信重视的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企业是多么的不诚信,有诚信精神的企业是多么的可遇而不可求。企业是为了盈利而存在的,获利的先决条件是赢得客户。而在赢得客户的种种手段之中,诚信是最有效,成本最低的方式之一。诚信是企业的金字招牌,诚信的企业要用诚信的人。而在利益的冲刷下,诚信,这本来理所当然的品质居然变成了稀罕物品,成了求职中除了能力之外的另外一把金钥匙。
对于求职者来说,企业需要什么就补什么。企业重视诚信,那你就诚信好了。掌握企业的需求是求职的关键。诚信二字,说来容易做来难。这是一种内在的品质,内在的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如果求职者们在这方面有欠缺的话,希望能加强积累。毕竟诚信社会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信用制度的建立是大势所趋。
当代大学生是在我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成长起来的,他们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深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所带来的新观念、新文化的影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的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多样化趋势日趋明显;随着入世,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也就越来越多地渗透到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当中,使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些新变化使得大学生在认知中产生了一种错位,那就是不诚信已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甚至是获得利益回报的一个途径。这种负面效应的影响,对大学生心灵的腐蚀是不可低估的。
当然,你可以在简历中造假,在工作时偷工减料,在年终汇报时蒙骗上司,但这又能维持多久呢?你难道不想自豪地对别人说你的简历反映的就是真实的你?难道不想因业绩出色而受到主管的嘉奖?把自己扮成一只纸老虎,你不怕被别人戳穿吗?虚假的事情做多了,你就会变成那个老喊“狼来了”的小孩一样,在说真话的时候没人理,别人会把你当成一个不可信的人。如果你在他人心中留下了这样的印象,那要扭转可就难了。
现在很多的企业明确表态,不怕求职者能力和职位要求相差多,只要有学习能力,有学习欲望就好。在这样低的门槛面前,你要是再和企业玩花样就实在是和自己过不去了。做人也好,做事也罢,重要的是心诚。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还原出自己的本来面目,以务实的态度去做每一件事情,一步一步地往台阶上走,终会得到你想要的。
友情提示:
诚信是我国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原则。诚信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骗、遵守诺言。它是人的一种最重要的品德之一,是一个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大学生中出现的诚信危机深深地担忧,正视这种现象,形成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社会共识,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诚信是大学生思想道德的根本。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既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也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诚信是一种优良品质,是社会要求人们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带有某种程度的强制性。如果人们违背了诚信原则,不仅要受到谴责,而且要受到惩罚,特别是在利益关系中体现得更为明显。所以,在学生时代培养诚信的良好品质,毕业后手中才拿到了求职的金钥匙。
(编辑:菩提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