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职业》杂志读到了一篇文章,让我印象很深刻。文章是这么写的:
大学毕业后,经过多次应聘,我与一家公司签订了试用合同。与我一起进公司的还有小明和阿萍两个人。人力资源部的张主任明确告诉我们:公司将在三个月后与我们三人中的一人签订正式的用工合同。
由于小明在大学里所学的不是对口专业,所以他工作起来十分吃力。一个月之后,他主动辞去了这份工作,只剩下我和阿萍两个人来角逐这个指标。
看到这份得之不易、又是喜欢的工作,我工作起来十分卖力,然而,不同于大学时代的全新环境,还是给我带来不少的压力和挑战,有时真想找个情绪发泄的渠道。也许是学校养成的习惯,我开始频繁更换自己的MSN签名档。签名档成为了我心情的晴雨表。
或许有了这种全新的MSN签名档宣泄情绪的方式,我顶住了来自公司人际关系和工作的压力,出色地完成了公司布置的各项任务。从老总偶尔投向我的目光,我感觉试用期结束后我一定能成为这家公司的正式员工。
最后的考核中,我和阿萍的笔试成绩都是满分,但在综合评定中,我却以较大分差输给了阿萍。
在公司的大门口,人力资源部的张主任告诉了我落败的原因,原来是我的MSN签名惹的祸:上面的负面情绪过多,甚至有“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话语,公司给我的综合评定是:抗压能力弱,心理素质待提高。
有了这次教训,在应聘到另外一家公司后,我不再把负面情绪添加在工作用的MSN的签名档中,取而代之的是自我激励的话语。
这种MSN签名档果然有效,我在新的单位不但站稳了脚跟,而且在四年后荣升为部门负责人。我的MSN签名档也成为了我鼓舞团队、激励下属的重要手段。
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再从哪里爬起。我的职场生涯正是如此,将因MSN签名档造成的失败换成另一种方式来重新开始,便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MSN签名档是很多员工所熟悉的。与这个作者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对我们公司员工的QQ签名也是有要求。我不允许他们的QQ签名写消极的内容,更不能写对公司、对工作有负面影响的话语。我对他们说,你们开着QQ,就代表着公司的形象,特别是销售部门的人员,QQ的好友里全是我们的客户,如果你们每天都是写那些消极的话,客户对我们公司的印象也不好。如果你非要写,那就再申请一个新号作为工作QQ,自己的那个QQ上班期间不能上或者必须隐身。这个要求下去后,大家都很遵守,要么都是写一些激励的话,要么都是写上与宣传我公司产品或形象的内容。于是,公司的客户对我们都一片好评,认为我们公司上到从公司老总下到普通员工都充满激情、群策群力。
这就是真正有意义的忙碌,这就是把工作做得有价值和有意义。
忙要忙到点子上,累要累得有效果;忙要忙得有价值,累要累得有意义。
忙只是过程而非结果,不要做无用功,有用的忙才是为生命的充实而忙。
大家都打出“忙”的旗号赶路,却没人愿意静下来问一问自己,我们到底忙什么?忙的人很多,忙出效果的人却很少。其实,忙不是为了表现得自己很勤奋、自己很认真,忙只是我们获取成功与幸福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对于忙碌要采用“功利主义”,要清楚自己忙得对不对、忙得有没有效果。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