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职场:工作方法之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职场:工作方法之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

来源:新浪博客    日期:2011/8/29    

有一天,我在地铁里看报纸,读到一篇文章,让我的内心觉得非常震撼。

文章里说,某地一个拥有700名公务员的水务局,在过去3年时间里,花5亿元治理一条小河,但效果仍不好;而在欧洲,12个人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流经9个国家的莱茵河,两相对比,耐人寻味。

莱茵河流经瑞士、德国、法国、卢森堡、荷兰等9个欧洲国家,是沿途好几个国家的饮用水源,是世界上管理得最好的一条河,也是世界上人与河流关系处理得最成功的一条河。然而,莱茵河并不是一直就这样好,曾经也号称“欧洲下水道”、“欧洲公共厕所”。现在的成功,全因为莱茵河流域各国的有效协调合作。莱茵河由莱茵河保护委员会管理,委员会主席轮流由各成员国的部长担任,但这却是一个民间组织,从来没有制定法律的权力,现在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仅仅12人。但就是这样一个松散的小组织,却有条不紊地管理着莱茵河。

为什么?一是各成员国对污染的认识都很明确,认为一个流域就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彼此息息相关;二是决策会议少,执行会议多。莱茵河委员会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各国部长参加的全体会议,每年召开一次,决定重大问题,各国分工实施,费用各自承担。但是执行讨论的会议一年要开70多次,基本上是一周一次。最重要的是,虽然主席轮流转,秘书长却总是荷兰人。因为荷兰是最下游的国家,对于治理污染最有责任心和紧迫感,能够站在公正客观的立场上说话。

12人的莱茵河保护委员会虽然很难协调不同国家的利益,但却硬是保护好了流经9个国家的一条大河。而流经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长江,尽管属于一个中国管理,尽管有数万人在管理,却出现了严重的水源污染恶化趋势。两相对比,发人深省。

其实,不仅仅是长江,包括黄河、淮河、松花江等在内的很多中国河流,都存在着和长江一样跨省、跨流域、跨地区的转嫁污染问题,由此带来的水资源危机和公共危机迫在眉睫。因此,长江的转嫁污染警钟,也是其他河流的警钟。

如同治理中国江河污染,我们在完成工作任务的时候,从来不缺少文件、规定、人力甚至资金,缺的往往是有创意的、人性化的、精心设计的有效制度和协调执行力。如何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回报,从而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或许,12人管理莱茵河的经验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编辑:dingrui)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