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毕业生“海投”遇尴尬 “90后”毁约率达两成

毕业生“海投”遇尴尬 “90后”毁约率达两成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9/2    

“90后”毁约率达两成

调查显示,毕业生招聘会“海投”“海选”遇尴

毕业生找工作人均得赶场18场招聘会,投出至少40份简历,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采取这样的“海投”策略;每个岗位企业收到的简历都超过400份,校园招聘全程简历总量达5万份以上。中华英才网昨天发布《2011年校园招聘新观察调研报告》,令人尴尬的是,“海投”和“海选”之后,刚刚走入社会的“90后”毕业生毁约率高达20%。

这份报告对北京、上海、广州的265位2011届毕业生进行深度跟踪访问,其中六成多是本科生,近四成为硕博研究生,以工程技术、经济学和管理学专业为主。

调研发现,超过一半的毕业生采用“海投”策略。毕业生平均要参加18场由不同机构举办的大大小小的招聘活动,平均投递超过40份简历,获得近14次面试机会和4个聘用机会。其中,接近半数的毕业生要发25份简历,约1/3的人发26至50份简历,还有10%的毕业生投出的简历数竟高达100份。

与此相对应,2010年度,每个招聘岗位,企业平均要收到超过400份简历;一个年度的校园招聘全程,企业收到的简历数平均竟能达到令人咋舌的5万份以上,求职难度堪称“海选”。而迫于时效性,招聘人员快速筛选简历往往少于1分钟,甚至只有数十秒。

“聪明、有创意”是企业招聘者给予“90后”大学生的好评,他们对毕业生的沟通和学习能力赞不绝口,但对心理素质、情商、职业发展规划等方面却颇为无奈。

令人尴尬的是,经过了双方的“海投”和“海选”,却有20%的毕业生会跟企业说“拜拜”。研究报告分析认为,这与企业类型和规模有明显关系民营企业和中小型企业毕业生毁约现象更为严重。专家分析说,这也是“海投”、“海选”带来的后遗症:毕业生进了企业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岗位并不适合自己。

(编辑:dingrui)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