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分四类?
据说在学校里的学生基本有四种人,混学生会的、混社团的、混班里的和自己混的。混学生会的人喜欢和老师打交道,善于和领导沟通,大多倾向于从政,或者说做公务员;混社团的人喜欢和各色同学打交道,善于经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大多倾向于经商,或者说做公司;混班里的人周旋于老师和同学中间,对自己的班干部工作尽心尽职,调解同学之间和师生之间关系,大多倾向于公关;而自己混的人不参加学生会、社团,也不想做班干部,他们对学校的种种事宜不感兴趣,要么潜心学问,要么游走在学校和社会之间,上学的时候,你也许经常会发现只有在班会的时候,他们才会露面,而前提是缺席要被扣分。
新学期开始之后,新一轮的社团招新活动也会随之到来,而这些对大学生活尚未完全了解的大一新人对社团的热度近年来也是持续攀升,大学俨然成了一个社团和学生会的组合体,而所有这些的最终目的似乎与毕业之后能找到个好工作有关。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副教授陈伟在其《学生会:大学最阴暗的一角》的一文中表示“大学的团委和学生会,早已成为高校的藏污纳垢之地。”此文一出,舆论哗然,尤其是在高校当中引起了很大范围的讨论,甚至有学生干部出面要求其公开道歉。
高校中的学生组织对学生仍然是有很大的吸引力,然而,在社团或学生会的经历是否可以增加今后进入职场的竞争砝码,其中的经验是否真的有用呢?
现身说法
1 “我的‘女友介绍所’”
在小李的眼中,他大学时参加的社团就是他的“婚姻介绍所”。小李2009毕业于云南师范大学,先就职于培训辅导机构,据小李介绍,有他这样想法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不在少数。小李参加过多种类型的社团,从文学性的到艺术性的,他都报名,而且在每个社团的团员证上面的头衔都是“团员”或“社员”,按小李的话来说,“我本来不是为着那些头衔去的,想去多认识几个女生,找个女朋友才是正解。”
小李现在虽然又单身了,但是他曾经确实从社团“收益”到两个女朋友,“都是参加活动认识的,感觉来了就在一起了”。谈到这段经历对他的好处,他首先想到的是拓展了自己的人脉,因为他现在的工作也是他社团认识的一位朋友介绍的。小李还提到,当初找工作做简历的时候,也曾纠结过这个问题,在求职简历的“学校经历”一栏,小李经常不知道该怎么写,最后想了想还是将他所参加过的社团都写了进去,“至少可以让HR看起来我知识面比较丰富,爱好广泛。”
专业指导:社团工作可潜移默化提高交际能力
云南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就业指导中心主任 高红俏
从最基本的角度来讲,小李对于爱情的渴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催促他去参加社交活动,逼迫他去与人沟通,在社团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也会让他提高这方面的交际能力。但是,我们仍然提倡以积极、热情的态度来对待社团工作。
2 学生会的经历助他当上“村官”
几经辗转,记者终于联系到了小佟。今年7月份毕业的小佟现在正在大理州某县做村官,对于村官生活,小佟表示,除了有点闷之外都还好。一直以来,小佟的愿望就是做一名犀利的政客,所以他在大学期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进学生会,这个据说最有“政治意味”的学生组织。“他在大学期间算是一个风云人物了,老师和同学的关系他都处理得很好,最后还当了我们院学生会的主席。”小佟的同学向记者介绍到。
大四的时候,小佟曾一度想考某省级单位的公务员,一方面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动,而另一方面也由于小佟自己认为,基层的工作经历对于他的职业规划来说是必须的,所以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到基层去做村官。对于在校期间的会长经历,小佟表示很怀念,“自己交到了很多朋友,也成长了很多,并且大学的时候像《南风窗》、《新民周刊》、《南方周末》之类的也看了不少,对于政治也有了自己的看法。”随后,小佟向记者说到“后来我了解到,我们主任也是看了我有在学生会做干部的经历才特意调我过来的。”
专业指导:学生会经历让他很受用
云南民族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 陈名红
小佟的学生会经历让他很受用。在校期间做了多年的学生会主席,那么他在管理能力、沟通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等方面都会有很大的提升。
锦囊妙计
明确想要通过社团锻炼何种能力
陈名红:要想真正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我,增加自己在求职中的竞争力,最好能够好好利用一下社团和学生会这个媒介。这种学生组织的功能构架与社会团体极其类似,对于社团,首先要选择自己适合的,明确你想要通过社团来获得何种益处,如组织能力、协调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等。每一个职位有每一个职位的要求,但有些是相通的,具有共性,你要热爱你所在的职位,就像职场中要求你热爱你的职业一样,兴趣和能力是慢慢培养起来的,可以通过多参加社团活动,了解社团活动运作流程来慢慢积攒经验。
在社团中要敢于秀出自己
高红俏:在社团中要敢于秀出你自己,向其他同学展示你的才华,这也是一种自我推销的手段,在以后的求职过程中会很有用处。我们都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但是国酒茅台不也需要在博览会上打破酒瓶来让世人知道茅台的妙处吗?参加社团活动,尤其是组织者,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责任感、荣辱感和成就感等等,“当你工作之后处在一个团队中,你就会发现这是个多么重要的个人品质”。
(编辑:dingr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