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职场“唤醒体”爆红 “唤醒”了谁?

职场“唤醒体”爆红 “唤醒”了谁?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1/12/19    

最近,一则“××遭遇车祸变成植物人,×××将他唤醒”的段子让“唤醒体”成了网络热门。不少网友纷纷恶搞出了不同职业的版本,在网上掀起阵阵波澜。(12月17日《扬子晚报》)

  继梨花体、凡客体、咆哮体之后,“唤醒体”是又一种新生的网络文体。这种文体源自一个真实的感人故事,江西妇女淦雪梅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存活希望渺茫,亲人们根据淦雪梅喜欢打麻将的爱好,每天都在她身边呼唤“雪梅,起床打麻将哦,三缺一,你快来呀。”这样坚持了近两个月,终于将淦雪梅唤醒。此后,各行各业的网友结合自身生活和工作感受,“照此”作文,引起了许多人的共鸣。

  “唤醒体”承载着人间真情,也饱含着几多辛酸和无奈。现实中,因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压力,多少人不正在沦为“植物人”吗?我们的童年,要靠沉重的书包和报的这个班、那个班来“唤醒”;人到中年,要靠“工作指标”和“显著业绩”来“唤醒”;到了老年,也不得“清醒”,还要靠“寂寞”和“沉重的疾病负担”来“唤醒”。所以,我们不得不为孩子比别人少考了一两分而数落半天,不得不为月底年终那点绩效奖金而疯狂工作,也不得不为“夕阳红”而平时“省吃俭用”。

  沉重的压力确实需要“唤醒”,但更需要一个适当的“出口”,得到宣泄。“唤醒体”似乎正在承担着这样一个功能,它将一个个沉重的生活话题,或演绎成了一个个笑话,让人一笑解百愁;或当成了一个“出气筒”,把职场烦恼倾诉出来。无论从心理学,还是从社会管理学来讲,“唤醒体”都是网友进行自我心理调整的载体,对于平衡社会心理必将起到一定效果,我们不妨善意地给它一个自然存续空间。

  正如救治植物人一样,“唤醒”之后还要有后续治疗。每一种“唤醒体”,都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相关职场的生存现状或诉求,如果我们每个行业都能正视这些诉求,并想方设法地进行治理改善,那我们看到的将是,“不满是向上的车轮”,正承载着不自满的行业前进。

(编辑:小白杨)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