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十七个“世界防治结核病日”,我国的宣传主题是“你我共同参与,消除结核危害”。记者昨日从市卫生局获悉,去年我市新增结核病患者2.4万人,继流动人口和老年人外,白领和在校学生成为了该病另外两个容易侵袭的对象。
熬夜“放松”
男白领感冒后患肺结核
昨日上午,28岁的小伙子张翔在医院被查出已患上肺结核。此前,他感冒后已咳嗽快一个月了。张翔是我市某装饰公司高级白领,平时工作节奏太快,一下班他就叫上一堆朋友,要么打麻将,要么去KTV或者酒吧,经常每晚还要转几个场,耍到次日凌晨两三点回家是常有的事。作为一名月收入近万的都市白领,张翔怎么会得肺结核呢?
专家诊断:由于工作节奏加快,不少都市白领对一些小病“能扛则扛”。另一方面,人们的夜生活日益丰富,这也为结核病的发病提供了一定的温床。像打麻将、上网、蹦的等活动,都是在室内进行,若里面有传染性结核病患者,就会感染健康市民。另外,累、熬夜的人群也比较容易患上结核病,因为睡眠不足等不良生活习惯会导致体质下降,免疫力降低使结核杆菌有机可乘。还有一个原因,都市白领工作的办公大楼多为中央空调,空气不流通也给结核杆菌的相互传播留下了可乘之机。
熬夜复习
高考生体检查出肺结核
18岁的王含是今年的高考生,为了能考取心仪的大学,原本成绩就不错的她更是铆足了劲加紧复习。晚自习下了之后,王含还要在宿舍里复习到次日凌晨2点左右才肯入睡,凌晨6点又起床背书。不知从何时起,王含总感觉身体很容易累,莫名出汗,咳嗽也比较频繁。就在高考体检时,王含竟然被查出肺结核,对她来说这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专家诊断:从肺结核的发病人群来看,占主力的还是15~45岁的青壮年,其中在校生也成为防控重点人群。这是因为住校生学习压力大,抵抗力容易下降,且长期集体生活互相密切接触,非常容易感染发病。青少年又正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好动,消耗大,对营养素的需要量多,由于偏食、盲目减肥等原因,营养得不到充分、及时的供应,导致抵抗力下降,这些都为结核杆菌感染提供了机会。
数据
1个传染性结核病患者不治疗可致10~15人感染
据了解,我市去年新增结核病患者2.4万人,患病率排全国第九,结核病发病率整体处于下降水平。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个传染性肺结核患者如果不正规治疗,一年中能使10~15人感染结核菌。
渝中区疾控中心副主任、结核病防治专家李向东介绍,肺结核病是由一种叫结核菌的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其传统易感人群主要还是流动人口(主要是农民工)和老年人。但是,只有痰中能够查出结核菌的肺结核患者才有传染性,因此市民也不要一味对结核病人产生歧视。
服务
咳嗽两周以上可到指定机构享免费检查治疗
据悉,我国已经实行对肺结核可疑症状者和肺结核患者提供免费检查和免费抗结核药物治疗。一般来说,肺结核主要有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咳血、盗汗、午后潮热和消瘦等症状,发现以上症状者应立即到医疗机构检查。确诊的肺结核患者可到所在地的结核病防治机构接受免费检查和治疗,而有的结防所就设在疾控中心。李向东告诉记者,只要患者能按照医生的要求全程不间断地完成6~8个月的疗程,绝大部分新感染的肺结核患者(约90%)都是能够治愈的。
据了解,我市重医附一、二院、儿童医院、胸科医院、肺科医院、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即市结核病治疗中心)、市二院和市结防所都是市卫生局指定可以收治肺结核病人的医疗机构。
提醒
疾控专家教你如何预防肺结核?
李向东表示,预防肺结核应该从日常生活做起,做到以下几点:
1.人人养成不随地吐痰的卫生习惯;不要近距离面对他人大声说话;
2.养成定时开窗通风的习惯,尽量让日光进入室内。
3.注意隔离,减少接触传染源。
4.提高机体的免疫力,除加强锻炼,增强体质外,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
(编辑:小白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