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前从重庆市一所中职学校毕业的綦江人谭贵宏,凭着从学校学来的一技之长留在了主城区。如今,经过几年的奋斗,他已经成为一名掌管300多名员工的“中干”,月收入5000余元。昨日,记者从市教委了解到,近5年来,职业教育为全市培养技能人才100余万人,其中,中职毕业生达80余万,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月收入1800元以上。
个案
月入5000元 管理300员工
昨天上午11点过,在位于沙坪坝区新桥的某分公司生产部,26岁的谭贵宏来来回回的穿梭在生产车间。时逢公司的盘点日,作为公司生产部的课长,他正忙着对车间的原材料和所有设备进行检查。期间,不时有一些工人对产品质量或者材料有什么疑问,前来咨询“谭课长”。
“我们这里的‘课长’,就是整个部门的负责人,”谭贵宏告诉记者,目前,他管理着公司生产部的300多名员工,月收入4000多元,加上年底作为中层管理人员的年终奖,算下来,每个月的工资有5000多元。作为一名中职毕业生,谭贵宏说,能够有这样的收入,是他没有料想到的。
2001年初中毕业后,谭贵宏中考“落榜”,因为家庭贫困,他进入了重庆科能高级技工学校学习机电一体化专业,“我当时没有什么目标,只想学门技术,能够养活自己就行。”谭贵宏说。
3年毕业后,谭贵宏通过招聘,成为公司的一名焊工,两个月转成了正式员工后,他的月收入有2000多元。随后的几年,通过公司的各种培训学习,谭贵宏从一名一线操作工到生产线“线长”、再升为“副课长”,到现在成为管理300多员工的“课长”,工资也上涨了好多次。
眼下,谭贵宏不仅让家庭“脱贫”,他还用自己的积蓄在綦江城区购买了一套125多平米的房子,虽然已经是一名管理人员,他也没有因此感到满足,而是经常参加各类专业培训提升自己。“一个人的发展好不好,起点高低并不是最重要,主要看自己对人生的目标定位。”谭贵宏这样定义一个人是否成功。
数据
中职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7%
谭贵宏在我市中职毕业生中并非个例。市教委主任周旭介绍,去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6.5万人,就业率达98.5%,平均月工资收入1800元以上。
“近三年来,我市中职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7%左右,月收入1800元以上。”市教委职成教处相关负责人昨日介绍,我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36所、高职院校37所,在校生共计70余万人。在近5年来培养的100余万技能人才中,中职毕业生达80余万,学生只要掌握了一技之长,都能在社会上找到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岗位。
调查
多种中职专业很好就业
“多元化的社会需要多样性的人才,由于一直保持较高的就业率,中职所开设的专业普遍都很好就业,只有少数几个专业不好就业。”该负责人说,由于重庆目前正在大力发展IT、旅游服务、汽摩制造等产业,所以计算机、电子电工、模具数控、机械加工、烹饪、旅游等专业学生都是供不应求。
与此同时,随着技能型人才的走俏,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就读中职院校,学习一技之长。据介绍,从这些年的报名情况来看,选择读中职的不仅有初中生,也有没升学的普通高中毕业生、退役士兵,甚至还有大学生返回中职学校学技术。
据市教委调查,中职学生就业率高、薪金上涨空间大、工作稳定。近年,我市中职学校还将围绕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骨干产业发展,扩大信息技术、加工制造、现代物流、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社会急需专业办学规模。
(编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