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岁的倪苗,是重庆邮电大学编导系大二的学生。他最大的爱好是通过各种镜头记录下身边所发生的事。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每天,他不是在拍片,就是在去拍片的路上。进入大学校园两年,他已经拍摄和制作的视频不下1000部,其中不少作品深受广大网友的喜爱。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就自食其力,不再向家里拿钱。
一个快乐的吊丝
见到倪苗的第一眼,感觉他似乎不像一名编导系的学生。他上身着一件黑色T恤,下身穿一条卡其色的休闲裤。背上背着黑色双肩包,鼻梁上还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有点像“书呆子”。
同时,在倪苗身上散发着一种比同龄孩子多一份的成熟稳重。用倪苗自己的话来形容,长得有点着急了。他很喜欢称自己为“吊丝”,但却是一个快乐的“吊丝”。
与倪苗混熟以后,会发现他其实是一个特别开朗的人。喜欢开玩笑,脑子里全是一些古灵精怪的想法。或许正是因为性格的原因,倪苗才会做出那么多恶搞视频。
倪苗是湖北洪湖市人,在上高一的时候,偶然接触到视屏剪辑,觉得十分有趣。随后,在报考大学时,他也顺理成章的选择到重庆邮电大学就读编导系。在没上大学前,倪苗通常都是把别人拍好的成品拿来剪辑练手。
刚进大学没多久,倪苗就拍了一部名叫“无饿不坐”的搞笑视频,通过镜头,记录下同学们除非很饿才会前往食堂吃饭的一些有趣故事。
自给自足挣学费
从第一部作品诞生后,倪苗就更加热爱拍摄。每天,他不是拍片就是剪片;要不就是看电影。看人家知名导演是怎样拍摄每个画面,然后记录下来自己分析。有时候遇到一些自己不懂的镜头画面,倪苗会躺在寝室的床上整宿的思考。为何电影导演要使用这个镜头,又是如何拍摄的。
刚开始,倪苗会自己制作一些广告片或是纪录片,当然还有一些搞笑的恶搞短片放到网上。等到自己的作品在网上小有名气,他便开始接一些简单的视频制作来做,为自己补贴零花钱。
随着制作的视频越来越多,倪苗在网站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他就在学校附近租了一间房作为自己的工作室,专门接一些广告宣传或是视频剪辑的活。据倪苗回忆,从大一下学期开始,他就没再向家里伸手拿过一分钱,就连学费都是自己挣的。
倪苗每年帮别人拍广告宣传片的收入大概在2万左右。这还不算平时经常帮一些客户制作剪辑视频的收入,每部片子的收入都在300-1000元,足够他的日常开销了。
《舌尖上的重邮》走红
2012年4月,央视纪录频道推出纪实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来,受到各地观众的深爱。许多人也纷纷翻拍自己家乡的美食。热爱摄影的倪苗当然也不能错过这个机会,在观看完《舌尖上的中国》以后,倪苗花了一整天把自己关在寝室里策划属于自己的美食纪录片。
最后,他决定结合当下一些热门话题和流行语言,以诙谐搞笑的方式拍摄一部《舌尖上的重邮》,用来记录自己的母校。随后请来自己的好朋友作为试吃嘉宾,并联系校内食堂及校外一些餐馆,甚至是同学们熟悉的小摊贩进行拍摄。
拍摄一天,制作一天,这部搞笑版的纪录片《舌尖上的重邮》就诞生了。倪苗将这部片子上传到了视频网站,没想到一下就火了,并被国内知名视频网站放到首页。许多网友对它的评价是,很二很恶俗的台词配上一个专业又有磁性的嗓音来解说,编导简直是个人才。倪苗称,当时就是想要这种恶搞的效果,故意找来一位嗓音很独特的朋友来帮忙。
随后,倪苗又成功的拍摄了《舌尖上的重邮2》与《舌尖上的重邮3》。
倪苗说,感觉自己的专业水平还远远不足,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他以后的梦想是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优秀的导演。但目前,他希望自己能够做一些有深度的视频给大家观赏,不仅仅只是低俗恶搞。但同时,在有深度的层面上,让大家在观看时又很轻松。
最近,倪苗在筹划一部新的作品,希望通过美食来唤起老一辈人或是年轻人儿时的记忆,要是大家有好的题材,可以通过晨报提供给他。
(编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