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毕业的小陈近日到一家物流公司面试,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按照该公司的安排做了体检、又送了礼,前前后后花费一千多元,却被通知没得到工作。事实上,不少求职者有过跟小陈类似的遭遇。一些单位或个人利用求职者求职心切的心理,以招聘为名让求职者落入陷阱。
这里我们也给归类梳理了一下,求职陷阱“面面观”比如一:要交所谓的新人培训费。二:以高薪为诱饵使求职者上钩。然后要求应聘者交“建档费”、“服装费”“风险压金”等等。三:串通医院专坑求职者体检费。四:一些用人单位以试用期为名赚廉价劳动力。试用期一过,公司却借口考核不过关,一纸通知让其走人。五:剽窃求职者作品。六:“挂羊头、卖狗肉”,招聘职位跟实际录用职位不相符。
在这里,我们也提醒广大求职者,网上求职最好要通过官方网站应聘,一旦发现“无需任何条件、直接面试、加QQ联系”等信息,都有欺诈嫌疑。
像刚才小陈遇到的情况,物流公司的行为已涉嫌诈骗,劳动者应该及时向劳动部门、工商部门、公安部门举报。虽然,毕业生找工作的迫切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求职前认真了解应聘企业的详细情况也是必须要做的功课,这里“关键帧”给您提个醒,求职时留个心眼儿。
(编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