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秋季招聘高峰也来袭。面对人才市场和大小企业人力资源部贴出的招聘条件,不少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大学毕业生已经开始谋划跳槽。调查发现,“早跳族”已成为秋季招聘市场上的求职主力军。
昨日上午9时,位于龙头寺的聚焦人才市场人头攒动。据了解,此次招聘会入场企业200余家,前来登记面试的社会人才3000多人。重庆晚报记者现场发现,汽车零部件、房地产、网络管理、营销公司的招聘摊位登记人员较多,而这些人员大部分属于年轻的“早跳族”,即今年7月才走上工作岗位、目前大多还处于见习期。
招聘会上,几家房地产公司分别亮剑,现场最高底薪达1万元。“我是工商管理系毕业的,想成为一名销售人员。”在某房地产公司招聘展台前,一名年轻的“早跳族”向该公司人力资源人员毛遂自荐,称自己能说会道,并拿出相关个人简历和得奖证书。但面对招聘主管会不会开车、会不会英语、工作经验几年等一系列发问,这名年轻人摇了摇头,无奈离去。
去年有关部门发布的《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曾统计,毕业一年左右的大学生跳槽率高达70%。对此,活动主办方、聚焦人才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证实,秋季人才招聘的主要需求点集中在管理、技工、销售三类,通过分析重庆人才网每天破百万的点击率,和上万份自荐资料可以发现,“其中70%的登记自荐资料人员都是刚毕业不久、工作不稳定的早跳族,剩下20%则为经过深思熟虑想跳槽的中高级人才,还有10%则是具有一技之长的其他人才。” 本组稿件由重庆晚报见习记者 李琅 采写
每3个月跳一次槽
理想工资2500元/月
24岁男生Mark,四川广安人,2011年毕业于长春理工大学广告系。在现场,记者见他在多家企业招聘申请上填写资料。Mark说,毕业一年中自己分别在深圳、成都、重庆三地先后从事过4份工作,平均每3个月跳一次槽,职位分别是市场调研人员和销售人员,工资均在1800元/月。Mark说他的理想的薪资待遇只是2500元/月,可企业没有给求职者从事策划一职的锻炼机会就一票否决,自己感到梦想被冷冻。
要自由的工作
不要无休止的加班
1989年出生的小玲今年从工商大学社会保障系毕业。她告诉记者,自己现正在一家外资企业从事文员工作,已做3个月,周末加班不说,甚至没有年假,现在正计划第二次跳槽:9月底辞职,找一份不加班,时间相对自由的工作。
要学会接受成长过程
(罗小丹 重庆聚焦人才服务有限公司招商主管)
25岁的罗小丹在聚焦已经有了3年销售经验。他曾是重庆工商大学市场营销系自考专科生,初到公司时仅是一名基层销售员,月工资800元/月。经过努力,2年后,他得到公司的认可晋升为招商主管,工资从800元提升至平均6000元/月。
作为人才市场的管理者,罗小丹以自身经历提醒“早跳族”:接受没有工作经验的现实,选择第一份工作时要慎重,而闭门羹、冷板凳、低工资现象都属成长过程中必经之路,走过后再回想会是一生的财富。
学会一门技能打好基础
(郭玲玲 美心家美木业有限公司行政主管)
2009年毕业于江苏广播电视大学的郭玲玲,现任家美木业有限公司行政主管。毕业时曾在江苏某制造漂白粉厂内担任内勤,包含统计、考勤、成本核算等基础工作,800元/月。
由于善于学习、爱好广泛,1年后表现突出的郭玲玲被提升为副总助理。
带着2年工作经验,她决定回渝发展,首份工作是生产厂外管科内勤,由于工作适应能力强、处事得当,3个月后快速提升为公司稽查员,1年后被公司提拔为行政主管。
她建议“早跳族”一定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正视现实的残酷,同时想办法学会一门技能打好基础是首要,自身充实了再向高难度挑战,才有资格享受高薪待遇。
(编辑:蒲公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