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职场新人月入2000参加喜宴开销2300

职场新人月入2000参加喜宴开销2300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2/10/11    

这个长假,很多应届毕业生直呼“吃不消”

不少新人选择在国庆前后步入婚姻的殿堂,随之而来的“红色炸弹”也让刚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囊中羞涩。10月8日,现供职于省城一家文化传播公司的应届生邓炎称,7天长假参加了4场婚礼,花费礼金2000多元,加上交通费300元,一个月工资就没了,简直“伤不起”。记者调查发现,对于初次工作的新人和仍在校园的学生来讲,连日来的结婚上礼潮,的确是个不小的负担。

一月工资赶场婚礼就花光

邓炎今年毕业于山西大学,月收入2000元左右。“收到请柬,本来是件值得同喜的事,可4趟婚礼下来,快花光我一个月的工资了。”邓炎说,“4个好友中,两个是大学同班同学,500元是大家商量好的,必须出。而另一个是小学好友,200元是朋友帮捎过去的,毕竟人家通知了。”而10月5日的那场婚礼在大同浑源举办,是邓炎的发小,一趟下来,礼金上了800元,交通费花了300元。

繁多的礼金已经让邓炎“资金周转困难”,对于如何应对捉襟见肘的困境,邓炎坦言:“我现在有3张信用卡,每月一发工资就用来还卡,透支是常事。”不过,邓炎也表示,不管有多难,也不会向家里开口要钱,“父母供我念书已经很不容易了”。

还在上学的基本靠父母支援

职场新人“频繁上礼”吃不消,还没毕业的在校大学生,礼金则大都由父母支援。

杨玲就读于西北大学,今年大三,这个长假回来参加了两场婚礼。“一场是初中同学,我和同学商量上200,这已经是最低标准了。”记者问及礼金来源,杨玲说:“我没上班,当然是向父母要,其实也挺不好意思,但参加婚礼,上礼是免不了的。”记者随后联系到杨玲的妈妈吴女士,她说:“杨玲上大学后,已因为上礼要过四五次钱了。孩子还没工作,只能是我们来垫付。只是希望孩子们不要形成攀比的风气,量力而行。”

随后,记者对山西财经大学北校区的20名学生进行了随机采访,其中12人表示参加过同学婚礼,且礼金由父母支付;7人是从平时攒下来的钱中扣除。记者调查发现,学生红包的金额在200—500元,虽然相对于大多数白领送的红包(标准为200—1000元)来说不太高,但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笔负担。

结婚上礼更应重“情意”

山西农业大学郝卯良教授建议,结婚上礼,代表的是一种祝福和情意,不应关注礼金多少。送红包如果成为一种负担,那就有必要变通一下。大学生送红包要实事求是,不要盲目跟风,要从自身情况出发。对于经济压力大的同学,完全可以在参加婚礼前和同学协商,可约定相互只送祝福不收红包。

同时,现在新人大都为“80”末的一代,是一个思维相对活跃、创新意识较强的群体。若一味较真礼金,便落入了俗套,还给自己加重了负担。郝卯良建议,不妨选择旅行结婚、集体结婚等新式婚礼,形式新颖,还能制止多上礼金的风气。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