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条关于实习生拒绝订盒饭的微博,引来众人热议。于是有媒体在杭州14所高校随意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题目是:“如果你在一个单位里实习,领导对你说,麻烦你开完会给大家订盒饭,按人头,我请客。你会帮忙订吗?”73%的学生表示会,17%学生表示看情况而决定,10%学生明确表示不会。
领导好心请大家吃盒饭,实习生以“我是来实习导演的,这种事我不会做”为由严辞拒绝。听起来是很有价值冲突的一件事。但仔细咂摸一下,这恐怕不是价值问题,而是情商问题,甚至是权利义务层面的是非问题。
实习生为什么要订盒饭?
一者,订盒饭也是工作的一部分。在公共生活空间,职业与生活本没有截然的边界。就算是科学家,也得洒扫庭院只要没有“喧宾夺主”,只要裨益岗位与公共利益,只要在责任配置上没有歧视行为,那么,谁订盒饭、谁冲水、谁拖地擦桌,总是要人做的。
二者,订盒饭等“杂活”也是职场人际关系的组成部分。如果连举手之劳的盒饭都不能帮大家订一下,还怎么彰显团队协作意识与精神?在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当下,流程增多、环节增多,人与人之间的交接与合作必然也日益频密,那么,对话与沟通等情商型工作算“本职工作”吗?别忘了,就算是“代表美国多元文化”的白宫实习生,也无法拒绝端茶倒水等起码的日常工作。
每代人都有自己的性格与特点,职场在“传帮带”的过程中,熟谙其群体文化或心理特征,也许更利于有效沟通,化解隔阂。至于订个盒饭,又不是“跑龙套”,无关个性,只关情理。
(编辑: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