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六成应届生是“闪辞族” 首份工作周期不到一年

六成应届生是“闪辞族” 首份工作周期不到一年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2/11/14    

近日,由北京市教委立项,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高校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职场新人在短短三年内,变动两次以上工作的占57%,其中,变动三次以上的占32%。昨天,来自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的一份调查报告也说明了毕业生“闪辞”现象,第一份工作65%毕业生坚持不了一年。眼下,大批的90后们开始找工作了,企业老板对他们又有什么期待?昨天,由江苏省人社厅举办的“企业HR经理进校园”活动在南京农业大学启动,HR向毕业生传授求职技巧。

近七成人的求职花费在千元以下

常有人感叹:高昂求职成本“伤不起”。毕业生们究竟需要多少求职成本,才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近期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的几次招聘会上,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对近两年毕业的大学生做了调查,结果让人有些意外,原来找份工作的总费用并不高。调查显示,求职成功花费的总费用在1000元以下的,占了68%;花了一两千元的,有13%的学生;15%的学生花了两三千元;仅4%的人花了3000元以上。

国巨电子(中国)有限公司中国区资深HR经理周海波认为,求职成本一般包括交通费、餐饮费、房租、简历费、置装费等。在本地求职的学生,一般花费在千元左右。求职成本较高的毕业生,一般是去外地找工作,交通费和住宿费占主要花销。他建议,大学生最好在大学期间就规划好未来的就业方向,有个明确就业目标,想在哪个城市工作。

简历也是很费钱的地方,不少学生的简历很“豪华”,内容很“丰富”,但是累赘信息过多,缺少有针对性的求职意向,工作经历填写不完整,自我评价过高等。

提醒

“我们最近参加了不少校园招聘会,一场下来,能收到大几十份简历,但我们往往看简历的第一张纸。”周海波表示,往往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关注点不一样,多数单位看简历最注重的是社会实践和实习兼职情况。

首份工作65%的人坚持不了一年

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的调查报告还显示,65%大学生的第一份工作,持续时间不到一年。其中,不到半年就走的,占37.98%。25.58%的只干了一两年,仅9.3%的大学生能干两年以上。

小韩是90后,今年7月份进入一家公司,干了两个月就想跳槽,她形容自己是入错了行,“我以为办公室文员只是写写公文和领导讲话稿,没想到事情很多,比如策划组织单位活动,陪领导去酒局应酬,加班赶文案是家常便饭,我觉得疲惫不堪,每天都很焦虑。”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总经理唐涛表示,90后员工常玩“闪辞”,第一次工作持续时间短、频繁跳槽的现象屡见不鲜。冲动闪辞的原因,分别为缺乏发展空间、工作内容单调乏味和工资待遇不理想。

提醒

南京林洋电力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部长徐博分析,刚工作时心理有落差是不可避免的,这就要看毕业生的责任意识以及抗挫折能力,“毕业生一进来,不可能马上就能顶上去,需要一个学习的过程。刚工作的第一年月薪也许就2500元,但一年后有可能一下子涨到5000元。”

近半数毕业生工作和专业不对口

《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报告》显示,从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工作对口的占55%,不对口的占45%。记者了解到,虽然智通人才连锁南京分公司没有做这方面的详细调查,但是有一个数据能很好地说明,工作与专业不吻合的占了绝大多数,据统计,当问到毕业生找工作最看重哪些?仅6.84%的人看重专业对口。

“你们知道我的专业是什么?”徐博昨天在现场问南农大的学生。当他告诉大家,他大学里学的是计算机,这让很多学生吃惊,这也太不对口了吧。“我2001年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顺利进入一家知名软件公司上班,月薪平均2000多元,在当年算是不错的收入了。但是两年后,我厌倦这份枯燥的生活,公司曾给我做过职业测评,其实我是个性外向、善于与人沟通的人,而我发现自己所干的工作就是每天对着电脑,有时一天都不说一句话。于是我辞职来到南京,应聘一家外企的HR,而我因为有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再加上沟通能力,很轻松地被录用了。”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