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环境名企联合招聘破解行业就业难

环境名企联合招聘破解行业就业难

来源:凤凰网    日期:2012/12/17    

201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接近700万,就业严峻,非热门的环保行业学生更感压力,应聘机会少、供需两张皮成为阻碍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12月初,在北京、上海阴冷袭人的寒风中,E20环境产业俱乐部“名企进高校”联合招聘活动正式举行,清华、北大和同济大学的三场线下招聘会吸引了全国各地高校3000多学子积极参与,在就业的“寒冬”为行业送出更多“温暖”。

供应增加、就业渠道狭窄导致就业竞争激烈

根据社会保障部统计数据,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为611万人,2011年增长为630万人。2013年,据教育部消息称,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将创新高,接近700万人。与猛烈增长的就业人数相比,是整体经济背景下,企业招聘的需求的相应减少。据广州日报记者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公司校园招聘计划较去年有所削减,有的公司甚至削减过半。2013年的就业形势将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一样面临严峻考验。重庆三峡学院就业处专门为此进行了专题研究,结果显示截止9月底,企业校园招聘计划总量和招聘岗位数量仅为去年的80%左右。

虽然环保产业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今年18大,生态文明的愿景也让行业更受鼓舞,但整体来说,环保市场的发展市场化程度还比较低,更多是“外热内冷”。而作为非热门专业,环保专业的毕业生同样遭遇“就业难”,甚至更能感到“其中滋味”。

小玲是北大环境学院一名即将毕业的研究生,在招聘季伊始便深感就业寒意。自9月份开始,她已参加过20余场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工作却尚无着落。小玲告诉记者,“招聘会上很少有环保行业的企业,需要环境专业毕业生的岗位很少。”吉林大学环境工程硕士生马晓兰也经历了近似的经历。记者在“名企进高校”清华大学首场招聘会场外见到的她,当时她正独自站在会场瑟瑟的冷风中,两个行李箱放在脚边。在接受中国水网记者采访时,马晓兰介绍,她们求职一般通过网络应聘和参加学校的招聘会。之前她通过网上招聘进行过一些简历投递,效果不是很好。

冬天里去学校招聘的企业也不是很多,环境企业更少。为了参加本次联合招聘,她特意和几个同学从东北赶过来。她刚才已经投完应聘完毕,会场人太多太太挤,她便在场外等待其他尚在应聘的同学。

与马晓兰所处场外的东风凛冽相比,招聘会场内则是人头攒动,气氛火爆。据统计,11月30日,在清华大学的首场现场招聘会,10多个驻场企业迎来了近2000名求职学子。中持水务公司副总经理禹丽颖和金州环境集团人力资源总监肖大贞,都曾参加过2010年的同一活动,相比当年,她们认为,2013年的招聘季,应聘人数不仅多于往年,而且生源更优秀,整个招聘,基本全是名牌高校的研究生博士生,很少见到本科生。而2010年的现场招聘,硕士以上学历者比例为78.7%。北控水务计划2013年招聘15人,仅参加清华和北大两场招聘会,就收到了1200多份简历。首创股份计划招聘4人,最终有近600人投递了简历。活动组织者中国水网,计划招聘15人,也收到了500多份简历。为此,肖大贞不禁感慨:学生们都很优秀,学生们太不容易了,竞争很激烈。

人才供需两张皮成求职、招聘主要障碍

一方面,是求职学生的“趋之若鹜”,环保人才供应一片繁荣景象。一方面却是招聘单位大倒苦水,精挑细选之后仍难挑到合适的人才。环保人才供需两张皮现象成为环保行业人才应聘和招聘的主要障碍。

马晓兰接受采访时,对自己的所学也直言不讳。她介绍,环境专业里,给排水专业因为比较接近市场需求,就业相对好点,环境工程和环境科学过于宏观,对技术也不深入,就业相对不理想。

对此,中海昊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环境修复事业部总经理白静宇表示了认同。他介绍,从现场招聘看,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求职者的学习的课程设置不太符合企业实践要求。二是很多学生的基础功底不够扎实。很多研究生的简历初看觉得很不错,但一深入交流,会发现很多人其实对于一些技术的了解并不深入。

在专业所学有所错位之外,令记者大感意外的是,受访的环境学院的学生对这些知名环保企业也知之甚少——不了解基本的市场状况,以及企业的相关信息。

与此同时,禹丽颖介绍,目前社会的功利性和浮躁性也对学生有不少影响,一些学生缺乏合理的职业心态和发展规划,学生在求职选择与定位上有所偏离,存在盲目性,跳槽频率很高,对愿意培养新人的公司来说,会遭遇更多的培训风险。

从发展的角度,肖大贞介绍,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对人才的需求状况也不一样。培养新人需要足够的成本,应届生不好用,上手慢。企业快速成长时,更需要有经验的人才。另外,从行业来说,整体市场发展不成熟,很多企业更注重拿项目做项目,相对更偏爱有工作经验者。

各方携手破解环保行业就业难题

虽然对于职场新人来说,就业困难重重。但对处于稳定发展时期,并注重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进行人才储备,是必要的工作,参与本次招聘的北控水务集团技术中心总经理助理李艳萍对中国水网记者介绍,应届生是职业白纸,更容易接受公司的文化,融入公司,实现长远发展。为了解决学与需的矛盾,北控特别与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施行毕业前期培养计划。根据企业需求,合作一些企业发展需要的课题等,缩短人才从学习、研究到应用实践的距离。

在政策利好的情况下,产业的发展更需要领先企业的集体引导,需要领先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品牌建设、强化社会责任。E20环境产业俱乐部作为中国环境产业的第一圈层,汇集了产业各领域最具竞争力的龙头企业,立志于促进环保产业发展。正基于此,E20环境产业俱乐部发起组织“名企进名校”组织联合招聘。根据活动组织方介绍,名企进名校,就是希望在就业困难的背景下,发挥领先企业的优势,展现行业企业实力,凝聚行业对未来的信心,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到环保事业中。

活动得到了首创股份、北控水务、桑德集团、博天环境、鼎联控股、金州环境、北京洁绿、中持环保、安徽国祯、北京建工金源、湖南永清、厦门水务、中海昊华、君泽君,北京碧水源、上海市政院、北京市政院、杭州锦江、上海环境集团、上海巴安水务、上海川原机械、江苏新绮、鹏鹞环保、福州水务、联合水务、江苏兆盛、达利集团等领先企业的大力支持,并得到了全国各地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社科院、武汉大学、吉林大学等50多个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短短三四天,北京大学和北京理工大学发布在就业信息网上的相应招聘信息就超过1000人次点击,清华大学就业信息网11月23日发布信息至今,已有2500多次点击。根据组委会介绍,清华、北大及同济大学三场现场招聘,共计有3000多人参与应聘。网站在线招聘活动也将持续到2013年1月20日。三场招聘会现场,哈尔滨工业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校学子组团参加。许多学生对数十家优秀行业企业聚集一堂的联合招聘形式惊喜不已并极力赞扬。

明年,组委会可能会根据应聘者需求,扩大参与企业和高校院系范围,开辟更多的招聘岗位和专业,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应聘者求职前培训计划。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