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盲目跳槽或成“跳早族” 职场跳槽请谨慎

盲目跳槽或成“跳早族” 职场跳槽请谨慎

来源:温州佳才网    日期:2012/12/28    

年底了,高校毕业生又倾巢而出,分头找工作去了。可在这时候,却涌现出另一拨准备和他们一较高下的“人马”。这拨“人马”的代号叫“跳早族”,特征就是趁早跳槽,他们的群体正在日渐壮大。

虽然“跳早”现象如今已成常态,但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明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这组数据,难免让人对即将骤增的“跳早”人数感到担忧。

佳才网提醒,“跳早”需以优化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匹配度为前提,避免盲目跳槽。

频繁跳槽不知自己要什么

这些天,一听说哪个地方有招聘会,25岁的林丽丽都会起个大早,换上正装,带着简历,直奔招聘会现场。“和应届毕业生相比,我应该算比较有经验的吧!”林丽丽说。

虽然才毕业一年多时间,林丽丽已跳过2次槽,做过三份不同的工作。

“去年6月份,同学都找到了工作,老师也鼓励我们先就业再择业,所以我很快在一家私企找到了第一份工作,当文秘,当时就觉得挺‘将就’的,但为了赶在毕业前就业‘交差’,没办法。”林丽丽说,那家公司规模太小,发展空间自然也就那么一丁点,所以她做了四个月,就“骑驴找马”,在相中了一家酒店后,顺利跳槽。

“这家酒店规模还算可以,但随之而来的是同事之间复杂现实的关系,在那里,我才见识了什么叫做真正的勾心斗角。”因为受不了同事的排挤和顶头上司的厉声训斥,半年后,林丽丽“裸辞”了。

不久,“炒了老板鱿鱼”的林丽丽在同学介绍下,又当上了一家公司的总经理助理,“这回老板和蔼了,但工资不高,每天要做的事情却很多,而且非常琐碎,有时还得跟着老板出去喝酒应酬,这不是我想要的!”所以,林丽丽再次毅然决然地“裸辞”了,至此,她的每份工作都持续不了半年。

跳槽这件事太平常不过

如今,像林丽丽这样的“跳早族”早已遍布各地。

“我们不像还没工作过的大学生那样,什么都不懂,至少我们多多少少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虽然时间并不长。”已毕业三年的“跳早族”小黄说,凭着这些经验,他们能更快地融入不同的集体。

除了已经毕业的人,有些学生还在校时就已经“跳过槽”。集美一高校的李晓梅今年7月份刚刚毕业,可在毕业前,她就因实习期间“老员工倚老卖老,总是无理要求我们新人替他们跑腿,否则就加以刁难,实习工资很低”等原因,早早离职“另觅新欢”。

“跳槽这件事,太平常了,我们同一届的同学大部分都跳过槽,除非考上了公务员,或者家里给托关系找到了高薪又悠闲安逸的工作。”李晓梅说。

实现自我提升不仅只有“跳槽”

华侨大学社会学老师王嘉顺表示,目前高校对毕业生就业情况的统计一般只停留在学生“毕业时”,学生毕业之后,很少有学校对此进行过追踪。

因此,高校或许应改变当前对“毕业时就业率”的统计现状,将对就业率的统计“战线”拉得更长,并在此期间创造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在寻找第一份工作的时候,有更理性的思维,更端正的态度,以及更高的忠诚度。

此外,厦门一高校负责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赵老师认为,大学生频繁跳槽,不但不会给用人单位留下“有工作经验”的印象,反而会给他们带来不安全感和不信任感。

赵老师说,大学生一对工作现状感到不满就辞职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消极的逃避方式。要改变现状,实现自我提升,不仅仅只有“跳槽”这一途径,大学毕业生们可以尝试在原部门的不同岗位就职,积累人脉和经验等。

“跳早”需以优化用人单位与求职者的匹配度为前提,因“受不了同事的排挤和顶头上司的厉声训斥”而辞职,都属于盲目跳槽。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