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在职场飘 哪能不挨刀?被老板骂要找对方法回击!

在职场飘 哪能不挨刀?被老板骂要找对方法回击!

来源:世界经理人办公伙伴    日期:2013/4/28    

人在职场飘,哪能不挨刀.老板心情不好要训你,老板心情好也要训你.况且,做错事被领导训斥在中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在训斥中提升,在咆哮中成长

愤怒型员工:“领导怎么这么hold不住火,有什么事都可以沟通,凭什么发脾气?”

员工和领导之间面对同一件事情会有不同的关注点。员工关注付出,领导关注成果;员工关注整个过程,领导关注结果。员工经历了整个事件,对出现的状况有一定预期,对状况也会比较宽容;领导没有参与整个过程,出现状况受到的刺激会比较大。领导的愤怒会出自理,你做错了我要批评你;而员工注重的是情,我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何苦发脾气,一旦受到指责,注意力立刻转移到自己的尊严上。

谁都会有被情绪俘获的时候,不妨采用不断点头的方式,让对方感受到自己被理解、被尊重,来平复对方的愤怒。另外,自我安抚也很重要,可不断提醒自己:“领导的批评其实是在帮我……”最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让自己失控,和领导起正面冲突,那只会让他有更多的理由来批评你。

有时候领导的愤怒可能来源于其他地方,只是借机发泄,那么最好的办法是成为领导情绪抚慰者。一句“我了解这个事情,很抱歉,让您这么担心”虽不至于让你成为神一样的存在,但肯定在领导心目中为你挂上一枚勋章。

恐慌型员工:“平日就特别害怕被骂,做事总是小心翼翼。一旦被骂,瞬间变怂,有理说不出。事后好长时间都惶惶不可终日。”

有这类情绪的人,往往会将别人所说的“你这个东西做错了”,解读为“你觉得我这个人不够优秀”。不小心犯了个错,便觉得自己就是个错误。他们不明白错误只是自己的一部分,就像曾经的成功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一样。人的形象是一个整体,并不会因为一个错误而不堪入目。一个勇敢面对错误的人,远比一个不犯错的人要可爱。

就像不是所有的歌手都像林志炫一样适合唱现场,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敢于直面领导的愤怒。那就转移战场,用文字表达你的想法和建议。文字尤其适合人整理情绪后的理性表达。

所谓越怕越出错,越错越害怕。想要跳出这个消极怪圈,你可以主动找领导聊一聊。领导对你的满意度与你主动找他谈话的次数成正比,与他主动找你谈话的次数成反比。所以多询问他的指导,避免他只能通过你犯错来与你沟通。

委屈型员工:“难道是我打开职场的方式不对?尽力而为却总是挨骂,真心觉得很委屈。甚至会啪啦啪啦掉眼泪。”

在职场,作为下属一定要有受委屈的定力。领导不是你,你花了多少心血他并不清楚;你也不是领导,并不理解领导的愤怒。所以说领导同样会认为自己不被理解和认可。其实老板的训斥也是了解领导的途径。他原来在乎的是这个,原来在这方面努力他比较满意。

向领导请假,“能给我点时间,这事我回去理清楚后再向您汇报。”这样避免在领导面前失态,同样给自己处理受伤情绪的时间。

会骂人的领导,是在乎你的领导。训斥时将注意力放在他想要什么、自己问题出在哪一部分、可以怎样改进。把注意力转移过来,也就没那么多精力陷在自己的委屈里了。

戏说朝廷挨骂古事

1.可能是最早的国骂

齐威王骂街

大家都听过邹忌讽齐王纳谏、田忌赛马的故事,故事里那位开明智慧的国君就是齐威王。可这样一位看起来还不错的一国之君,居然是有史可考的国骂第一人。《战国策》记载,战国后期,大家都不尊重周天子,唯独齐威王对周天子毕恭毕敬,周天子居然飘飘然起来了。周烈王死后,诸侯来吊唁,齐威王来晚了,周天子发怒说:天子驾崩了,是天崩地裂的大事,你田婴齐竟敢来晚了,按律该杀!把齐威王骂火了,回骂了一句国骂:“叱嗟,尔母婢也。”——靠,你母亲以前是婢女!周天子与齐威王的对骂使得这次外交会谈成为天下的笑话,齐威王的国骂也由此进入了史册,流传至今。原来领导也对骂。

2.多功能解骂用语

长孙皇后为魏征解骂

众所周知,唐太宗善纳谏,魏征则善进谏,每次魏征进谏,唐太宗都从谏如流。但是个人都有脾气,何况是皇帝。朝会上魏征又一次顶撞了唐太宗,这次唐太宗忍不了了,拂袖而去,把大臣都撇在大殿里。太宗回到后宫破口大骂:“我一定要杀掉那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听闻后,对着太宗行大礼说:“我听说君主贤明,臣子才会忠诚。现在正是因为您圣明,才有了魏征这样的直言的诤臣。可喜可贺!”太宗顿时醒悟,对魏征更加信赖了。下次领导骂你有招了:骂你提意见不够给他留面子,你就说“圣君才有诤臣”;骂你太过冲动,你就说“霸王才有勇士”;要是骂你太谨慎,你就说“有爱民的君主才有谨慎的臣子”……动动脑子,你总能给领导找个高帽戴上。

3.领导也怕挨骂

万历皇帝躲骂装病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皇帝掌握生杀大权,谁敢冒犯“龙颜”谁就死定了。令人想象不到的是明朝的万历年间,官场竟然有一个极其奇怪的风气:骂皇帝。大臣们空前绝后地成规模猛烈抨击皇帝。万历皇帝贪财,设置矿监、税监敛财,引起了言官集体攻击。右都御史漕运总督李三才上书说:现在的弊政就在于皇帝贪财。这还算客气的,兵科给事中田大益直接骂皇帝说:皇帝让虎狼吃人肉,使得百姓被剥皮吸髓。完事儿皇帝居然还没法处理他们,只能躲着不上朝,谎称自己病了。结果又引起了大臣们对皇帝的新一轮攻击,御史冯从吾直接上奏说:皇帝你说自己病了,不就是想掩饰自己吗?礼部主事卢红春更不留情面,说:你要真病了,也要以天下为重,不要耽于享乐了;要没病,就别装了……

4.现有代购古有代骂

晚清太监兼职做代骂

挨骂必然难受,骂人也未必轻松。估计晚清皇帝参透其中真谛,让太监代替朝廷责骂大臣。清朝晚期规定,当太监代替朝廷责骂大臣的时候,挨骂的大臣要规规矩矩、毕恭毕敬地跪下来,先要聆听太监宣读完皇帝的圣旨,接着,太监就开始破口辱骂跪在地上的大臣。太监们总是搜肠刮肚,用世上最刻薄、最难听的骂人话来责骂大臣。许多大臣被太监骂得汗流浃背,无地自容,连想死的心都有了。太监贪财,有的官员为躲避责骂,就用银子贿赂,太监则根据官员贿赂多少来决定责骂的程度轻重。贿赂多,可能就隔靴搔痒,小骂而已;贿赂少,那就骂个狗血淋头,骂得大臣抬不起头来。这样一想,如今职场挨骂还算轻松的了。

不同的骂回不同的话

面对有指导性的骂:“好的,我明白了。”

面对情绪化的骂:“我理解您的感受。”

面对含糊不清的骂:“您刚刚的意思是……”

面对吹毛求疵的骂:“您看这样改可以吗?”

面对莫名其妙的骂:“要不我了解情况后再跟您汇报?”

面对发泄型的骂:“谢谢领导让我了解这些。”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