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天,于晓敏痛下决心向董事长递交了辞职报告。
她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这家食品公司工作了整整三年时间,但一直都只是人事部的一名普通职员,没有升职,也没有加薪。于晓敏担心自己再这样呆下去,前途一片渺茫。
董事长是一个随和的老太太,她爽快地答应了于晓敏的辞职申请。不过她希望晓敏在临走之前帮她完成一个任务――为销售部物色一个优秀的业务员。董事长说招聘启事贴出后,十几个前来应聘的人当中,人事部部长比较满意的有两个,但还没决定谁去谁留。因部长这天不在公司,董事长希望晓敏帮她对这两人进行一场简单的面试。
董事长交待了面试步骤:交给每个求职者5箱公司生产的调料、一些基本的销售资料以及简单的现场销售的布置工具。她要求,给求职者半天时间,让他们各自选择一个地点布置临时推销点并进行推销。于晓敏的任务就是查看谁的工作完成得比较出色。
一小时之后,于晓敏见到了一男一女两个求职者。他们都利索地领走了调料、销售资料和其他东西,然后走出公司,分别走向一条街的街头和街尾。
下午四点,于晓敏按照董事长的吩咐出去“收网”。在街头,男孩正拿着一个大喇叭站在自己搭建的简陋展台上奋力推销,他的身后,只剩下两箱调料。而街尾的女孩,还在使劲给几个气球打气。她身后的展台搭得漂亮而且温馨,可惜还没完工。最关键的是,她的5箱调料都还没开封。
于晓敏把自己看到的情况向董事长汇报了。董事长问她:“在你看来,这两个年轻人哪个更适合进我们公司呢?”于晓敏说:“当然是那个男孩,他的销售效率很高,任务完成得很出色。”
董事长摇摇头,微笑着对她说:“这样吧,我给你先讲讲我们公司以前的一个故事。”
“我们公司刚刚成立的时候,是一个只有40名员工的简陋手工作坊,全部工艺都采用最原始的手工操作。为了找到合适的调料瓶,我去了一家玻璃厂,但这个当时年产1.8万吨的玻璃厂根本不愿意搭理我这样的小客户。我不懂什么商业谈判,只对厂长说:‘哪个娃儿是一生下来就是大个哦,都是慢慢长大的嘛!’听了这句话,对方允许我每次用提篮到厂里捡几十个瓶子回去用。从那以后,我们的小作坊稳扎稳打。又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我很有底气地向玻璃厂厂长开口预订几万个玻璃瓶。这回,他痛快地接下了我的单,还回了一句玩笑话:‘看来,你把你的娃儿喂得不错!我笑了,那之后我们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
董事长接着说:“现在,我们来说说那两个应聘的年轻人。男孩做事速度快,那是因为他少做了很多事,比如根本没看公司的销售资料,比如省去了搭建推销点该有的步骤。女孩与之相反,虽然她忙了半天还没开始推销东西,但她完成的部分很出色,而且我相信,她肯定认真地将销售资料读了一遍。”
于晓敏想起来,她到现场时确实发现女孩的销售资料上密密麻麻画满了记号。
她惭愧地低下了头。这时,董事长站起身拉住了于晓敏的手,说:“孩子,做企业也好,做人也好,都像刚生的娃儿一样,不可能一下就长成个胖子。只要你一步一步踏实地走,路就会越走越宽,明白吗?”
于晓敏满怀感激地点了点头,说:“谢谢董事长,我决定不辞职了。”
半年后,于晓敏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被提升为人事部副部长。拿到任命书的那一刻,她信心满满:董事长说得对,娃儿慢慢长,有了之前踏实走出的每一步,以后我的人生会越来越精彩!
(编辑:珊瑚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