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名:

码:

验证码: 看不清?换一张

登 录 注 册

首页 >> 职业指导 >> 职场软暴力“杀人不见血”

职场软暴力“杀人不见血”

来源:互联网    日期:2013/7/17    

办公室软暴力或许是从办公室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存在了,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的办公室软暴力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不久前,英国某高等法院的一项判决在整个欧洲引起了巨大反响:该法院认定,女秘书海伦·格林因受到同事的蓄意欺凌而导致健康严重受损,德意志银行英国分行应对此负责并向她赔偿82.8万英镑。其实,80多万英镑赔偿金并不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这起官司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判决后许多人纷纷向媒体表示:自己也曾有过和海伦·格林类似的遭遇,在办公室遭遇到同事的羞辱和欺凌……欧洲乃至世界各国长期存在的办公室软暴力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的焦点。

职场软暴力:从欧美到亚洲

办公室软暴力或许是从办公室诞生的那一天就开始存在了,那么,目前这一现象到底有多么严重?国际权威猎头机构罗伯特·哈夫公司今年早些时候进行了一项面向欧洲11个国家、1800名员工的大型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各国的工作场所中,有1/4的员工曾目睹过弱小员工受到同事或上司的欺压;其中部分国家的具体数据分别是:英国24%、荷兰39%、德国38%、意大利9%、捷克6%。“在一些欧洲国家,职场欺压是一个明显的问题。”

调查发言人总结说。这项调查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人们一般认为,欧洲公司尤其是大公司拥有最先进最人性的管理制度,但事实上,1/3的欧洲公司并没有相应的规定来控制办公室软暴力,且欺凌弱小员工的现象在大公司中更为常见。海伦·格林在德意志银行的遭遇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在遭受办公室四名女同事“逐步升级”的恶意羞辱后,格林也曾尝试向上司和公司相关人员求助,但上司并没有阻止同事对格林的欺辱,银行更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她,最后导致格林在2000年和2001年两度精神崩溃。

格林还告诉《星期日泰晤士报》记者,她并不是这家分行职场软暴力的惟一受害者,她有三名同事因受到同事欺凌而服用抗抑郁药,有一名女同事在怀孕期间受到同事欺负导致流产,“在我遭遇不幸前,五名公司员工成了受其他同事羞辱的牺牲品。”然而跟世界上其他地区相比,欧洲的办公室软暴力无论如何也不能算有多么严重。国际劳工组织(ILO)今年6月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在许多国家,职场暴力“已经达到了流行的水平”;而“杀人不见血”的职场软暴力现象更是严重,“欺凌弱小、折磨和聚众滋扰以及拉帮结伙等的危害性能够与直接的殴打相提并论……我们正看到越来越多的上述暴力现象出现。”“必须指出的是,全球因职场暴力导致的损失是巨大的。”报告总结说。

我们身边的职场软暴力

在中国,办公室软暴力现象也并不令人乐观。今年夏天一项针对国内城市白领女性的网络调查显示:高达66.67%的被调查者表示,自己曾经遭受过职场欺凌(其中16.3%属于“经常被欺负”);20.99%的人不曾被欺负但目睹过此类情况;只有12.35%的调查者对此“完全没有感觉”。此外,还有26.42%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属于办公室里“被欺负的弱势群体”。即使考虑到国人对办公室软暴力有一定程度的误解(例如近50%的被调查者将“被打小报告”“被小团体排斥”等职场普通争斗也列入了“软暴力”),这一系列冷冰冰的数字,也揭示出了办公室软暴力在国内职场的无所不在。一本描写跨国大公司的主管如何压榨、欺凌手下的小说《逃离外企》,出版后迅速走红,在百度“逃离外企”一词的搜索量一度超过了“外企”和“外企招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外企办公室软暴力的严重程度——而外企,在国内各类企业里,管理制度相对来说是最完善的。

你会成为职场软暴力的受害者吗?

从已有的调查资料来看,现在还很难说清楚哪一类人会成为欺凌同事的“办公室恶魔”,但有数据清楚的显示:相对较为弱势的女性和新人无疑更容易成为办公室软暴力的受害者。国际劳工组织的调查显示,在办公室暴力的全部受害者中,61%的为女性;而在上文提到的国内调查里,90%的被调查者认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职场欺凌;此外有近九成的调查者认可“欺负新人是办公室的常见现象”。对于这些容易成为软暴力受害者的人来说,一个不甚令人乐观的消息是:比起欧美来说,国内企业对于软暴力现象显得更不重视。

与开始立法打击办公室软暴力的阿根廷、比利时、加拿大、芬兰、瑞典等国相比,我国的相关部门似乎还没有如此的认识,媒体方面也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也就是说,当我们遭遇办公室软暴力的时候,目前还很难指望来自企业、社会或者法律上的帮助。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呢?离职或者反抗到底,相对来说也许是比较痛快的选择,但很可能遭受经济上的损失——曾经轰动一时的“邮件门”之后,外企女秘书瑞贝卡很快就离开了公司,几个月后依然很难找到新工作。更现实、事实上也为大多数人采纳的方式的沉默和逃避,但这样做所需要的是忍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职业心理师指出,这种心理压力并非不可化解。首先你必须学会“认识”办公室软暴力,理解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不仅仅是有人针对自己;其次是可以找信得过人“倾诉”,以减轻压力;最后,你还可以试着“理解”欺负你的“办公室恶魔”,他们或者是习惯于以欺负弱者来发泄自己的攻击欲;或者是觉得你威胁了他们的位置;或者干脆就是人格缺陷,不贬低别人就不能树立自信……理解了他们的这些动机,有助于你的心理调节并找出应对之道。

当然,还有一种情况是:问题或许是出在你自己身上。在国内的调查中,一个有趣的调查结果是——与66.67%的人表示自己曾经遭受过职场欺凌,而其中有近50%的人实际上是混淆了办公室暴力和办公室斗争,有高达29.93%的人承认,“无论如何,自己在办公室里总有被人欺负的感觉”。这说明,办公室软暴力受害者中,有相当比例的人实际上是自己的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心理学上,这很可能是出于自卑、多疑、抑郁等心理缺陷,或者是曾经遭遇欺凌造成的后遗症。另外,调查还显示,自认为弱势、害怕被欺负的人往往更容易成为办公室软暴力的受害者。在一定程度上,现代商业社会的职场也存在着物竞天择、弱肉强食的规律,自认为处于食物链低端的人,自然比较容易被欺凌甚至淘汰。换而言之,面对办公室软暴力,我们或者无法改变“办公室恶魔”欺凌弱小的习惯,但我们自己可以显得不那么像容易被欺凌的受害者。

(编辑:珊瑚树)

关于我们 | 客户服务 | 服务条款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友情链接
版权所有:园林网  yuanlin.com 客服邮箱:Service@Yuanlin.com   电话:0571-86438262
战略合作: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浙江省花卉协会 浙江省林检站 浙江省林科院
经营许可证编号:浙B2-20100396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
广告经营许可证编号:3355666522650 园林绿化专业委员会